[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3076.8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7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倩;姚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像素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21 | 分类号: | B29C64/321;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王力强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模型 自动 生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模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包括生成装置本体,所述生成装置本体的前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两端均与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在生成三维模型的过程中就可以对颜料瓶进行持续加料,不会影响加工进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存在多种可自动生成立体实物的快速成型装置,这类装置比较适用于生成单体的立体实物,而并不普遍适用于基于平面建立的三维立体实物模型,这主要是由于其在同一平面上会包含很多独立的三维实体。
以往的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颜料用完的情况,只能将生成装置停止,在添加过颜料以后才能继续生成模型,不仅影响加工的进度,且会影响模型制作的精密度,造成一定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模型生成装置持续加料,当颜料用完时,只能停止机器工作再对其进行加料,影响工作效率,制造误差较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包括生成装置本体,所述生成装置本体的前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两端均与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横板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U型架,所述移动板的前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颜料瓶,多个所述颜料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喷料头,多个所述颜料瓶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进料管,多个所述进料管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防漏机构,所述U型架的上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储料瓶,多个所述储料瓶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出料管,多个所述出料管的下端均贯穿U型架的下侧壁并延伸至外部,多个所述出料管的侧壁均固定设置有密封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横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按压板。
优选的,所述防漏机构包括U型块,两个所述U型块均与进料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U型块相邻的一端均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U型块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两个所述U型块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背离固定块的一端均与挡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二横板,两个所述第二横板均与出料管的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横板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接触块,两个所述第二横板的侧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生成装置本体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通过U型块、限位块、挡板、第二弹簧和固定块的共同配合,对颜料瓶进行有效防漏,防止模型生成的过程中,颜料漏出,影响模型的生成。
2、该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装置,通过第二横板、第三弹簧和接触块的共同配合,可以对颜料瓶在缺料时进行快速加料,大大提高生成装置的工作速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在生成三维模型的过程中就可以对颜料瓶进行持续加料,不会影响加工进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像素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超像素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3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