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3100.8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1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财;陈国梁;刘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指 康复训练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械,包括气泵、控制器、连接气管、波纹气囊,连接气管分别与气泵、波纹气囊连接,气泵的充/放气由控制器驱动,波纹气囊设置在相邻两手指或指套的夹缝处。本实用新型的手指康复训练器械通过控制波纹气囊的充放气可实现给指套的张合,从而使病人的患手手指不断的得到张合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在医疗康复领域,中风偏瘫病人通常伴有手功能障碍的症状而需要通过运动再学习重建手功能。中风病人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之一是患手手指始终并拢,这容易造成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现有的手功能康复器械大多是针对手指关节的屈伸训练而设计的,没有手指张开训练的器械,即训练手指与手指之间不同的间距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械,能够实现患手相邻手指相对张开训练,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械,包括气泵、控制器、连接气管、波纹气囊,所述连接气管分别与气泵、波纹气囊连接,所述气泵的充/放气由控制器驱动,所述波纹气囊设置在相邻两手指或指套的夹缝处。
所述连接气管包括总气管、指间连接管,所述指间连接管可套在各手指上或设置在指套上。
在指间连接管上设置用于将所述指间连接管紧套在手指上的第一弹性连接条。
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接条,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条的一端连接小指的第一弹性连接条、另一端连接拇指或食指的第一弹性连接条。
所述总气管包括汇总管、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与从食指到小指之间的波纹气囊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与拇指夹缝上的波纹气囊连通。
所述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上设有气阀。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条的一端连接小指指套、另一端连接拇指指套或食指指套。
所述总气管包括汇总管、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与从食指指套到小指指套之间的波纹气囊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与拇指指套的波纹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上设有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手指康复训练器械通过控制波纹气囊的充放气可实现给指套的张合,从而使病人的患手手指不断的得到张合训练。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病人患手手指康复效率,并具有穿戴舒适、运动顺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基于气动的安全性,采用串联有波纹管的气管的方式,通过气泵对气管供气,达到了使波纹管沿气管方向伸缩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带动人体手指关节进行伸缩活动的技术效果。考虑到拇指的张合距离比其它四指的大,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两路充气气路,使训练效果更快更到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指康复训练器械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指间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拇指上的第一弹性连接条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3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病人锻炼器具
- 下一篇:一种厨余垃圾用油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