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入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3518.9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9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姚磊;田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世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循环 流化床 脱硫 入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入口结构,包括循环流化床床体和循环流化床筒体,所述循环流化床床体设置在所述循环流化床筒体下方,所述循环流化床筒体侧面设置有烟气入口管,所述循环流化床筒体上部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循环流化床筒体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文丘里管下部设置有整流格栅。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接进气的进气结构,降低了脱硫塔的高度,方便生产现场的安装和使用;设置了导流板和整流格栅,便于改变烟气的方向和使进入吸收塔内的烟气流场均布,不发生偏流,保证脱硫效果;直接进气的进气结构与导流板和整流格栅的设置,减少了烟气在转角处形成涡流而引起的压力损失,保证了脱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入口结构。
背景技术
煤炭和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金属冶炼、化工生产、木材造纸及其他含硫工业原料的生产,均会产生含二氧化硫的烟气。二氧化硫随烟气排入大气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农业、林业、水中生物等生态系统并危害人类健康和建筑物。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二氧化硫污染源,对大气二氧化硫的防治,仍以烟气脱硫的方法为主,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是目前大部分烟气排放企业烟气脱硫的主要设备。
循环流化床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的一种新的脱硫技术,国际上德国、丹麦、瑞典、美国已陆续将各自开发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实现商业化,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该技术已趋于成熟并有其他工艺无法替代的优良性能,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扩大。
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以循环流化床为基础,通过脱硫剂的多次循环,延长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该技术的主体设备是脱硫塔,烟气的脱硫过程是在脱硫塔内进行的。含硫烟气从脱硫塔底部进入,在塔内均匀上行,脱硫塔的底部向塔内喷入脱硫剂和适量雾化水。脱硫剂和适量雾化水在上行过程中与烟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反应,脱出烟气中的硫化物。脱硫后的烟气从塔顶流出,通过旗鼓分离设备分离烟气和其中的固体颗粒物,净化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分离下来的固体颗粒物一部分再次进入脱硫塔循环使用,一部分排出。由于烟气的脱硫过程是在脱硫塔内进行的,因此脱硫塔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特征是影响脱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理想的流动状态是在不同塔截面上气流分布尽可能均匀、对称,充分发挥脱硫塔内的有效空间,充分利用脱硫剂完成脱硫过程,提高烟气脱硫效率。
由于烟气的脱硫过程是在脱硫塔内进行的,因此脱硫塔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特征是影响脱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脱硫塔在流化方式上,多采用布风板或文丘里管,目的是均匀分配气流,维持流化床的非均相反应特点。理想的流动状态是不同塔截面上上行气流分布尽可能均匀、对称,充分发挥脱硫塔内的有效空间,充分利用脱硫剂完成脱硫过程,提高烟气脱硫效率。然而,现有技术中循环流化床脱硫塔的入口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脱硫塔通常采用弯管进气的进气结构,不能保证烟气流场分布均匀,脱硫效果不稳定;
2、采用弯管进气结构的吸收塔整体高度比较高,实施结构复杂,不便于生产现场的安装和使用;
3、采用弯管进气结构的脱硫塔在转角处通常容易引起压力损失,导致脱硫塔内烟气阻力大,影响脱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入口结构,包括循环流化床床体和循环流化床筒体,所述循环流化床床体设置在所述循环流化床筒体下方,所述循环流化床筒体侧面设置有烟气入口管,所述循环流化床筒体上部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循环流化床筒体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文丘里管下部设置有整流格栅,采用直接进气的进气结构,降低了脱硫塔的高度,方便生产现场的安装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世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世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3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术后引流用病员服
- 下一篇:一种新型喷淋鼓泡脱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