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及水生物捕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3806.4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天立;孙晓坤;郭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9/00 | 分类号: | A01K79/00;G01L13/00;G01L19/06;G01L1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李海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堵塞 装置 水生 物捕集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及水生物捕集系统,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包括第一取压管、底盖以及第二取压管,所述第一取压管的一端连接于待检测管,所述第一取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取压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取压管的中部,所述第二取压管的一端连接于压力检测装置。本申请提供的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及水生物捕集系统,待检测管的水流进入第一取压管后,水中的淤泥、杂质等会逐渐沉淀于底盖处,可以定期打开底盖清理杂质,防止堵塞。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压力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及水生物捕集系统。
背景技术
水生物捕集系统中,取压管线的功能是通过取压管线传递水生物捕集器压差变化,并通过隔离阀及时向主控发出压差高报警。现有的取压管与水生物捕集器的接口部件没有设置任何防堵塞的措施,且结构上不合理。目前的取压管以及取压管与水生物捕集器的接口部分,内部具有台阶,且流道不规则,容易产生杂质沉积,导致堵塞。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压管及其接口部分容易产生堵塞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包括第一取压管、底盖以及第二取压管,所述第一取压管的一端连接于待检测管,所述第一取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取压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取压管的中部,所述第二取压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压力检测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压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段、过渡段和竖直段,所述倾斜段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倾斜段连接于所述待检测管,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竖直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取压管连接于所述竖直段的中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取压管和所述竖直段通过对接接头焊接,所述倾斜段和所述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竖直段均通过对接接头焊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竖直段的内径,所述过渡段的内壁平滑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通过螺纹件与所述第一取压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压管靠近所述底盖一端具有带颈对焊法兰,所述底盖为盲法兰,所述带颈对焊法兰和所述盲法兰通过所述螺纹件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压管、所述底盖和所述第二取压管均为超低碳钢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水生物捕集系统,包括上述的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捕集器、第一隔离阀、第二隔离阀及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隔离阀、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二隔离阀、所述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依次连接,且所述捕集器的入口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隔离阀,所述捕集器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及水生物捕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包括第一取压管、底盖和第二取压管,第一取压管的一端连接于待检测管,另一端与底盖可拆卸连接,待检测管的水流进入第一取压管后,水中的淤泥、杂质等逐渐沉淀于底盖处,可以定期打开底盖清理杂质,防止堵塞。而且第二取压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取压管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压力检测装置,使得从第一取压管流入第二取压管的水的杂质较少,不会影响压力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压管线防堵塞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3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境电子商务产品的辅助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工业涂料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