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击靶捶丸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3935.3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6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玉明 |
主分类号: | A63B67/00 | 分类号: | A63B6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马振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击靶捶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击靶捶丸,其包括:座体、靶盘组件、击打组件以及垒座;座体包括:立板、设置于立板上的固定组件以及枢转连接于立板背面的支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第三固定机构;靶盘组件设置于立板的正面,其包括:上靶面以及位于上靶面下方的下靶面;击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击打杆以及至少一个击打球,击打杆能够通过第一固定机构集成放置于座体上,击打球能够通过第二固定机构集成放置于座体上;垒座具有一球洞,球洞的洞口在360°范围内具有适于滚入其中的坡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座体进行优化设计,方便了击打杆、击打球、垒座以及训练毯在不使用时,能够集中收置于座体上,方便了捶丸的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体健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击靶捶丸。
背景技术
捶丸是一种文体健身产品,用户通过击打杆打击击打球,使击打球撞击到一靶盘上,通过相互作用力使得击打球反弹至一定区域,该区域放置有一垒座,用户进一步通过击打杆打击击打球,使之滚入到垒座中。然而,现有的捶丸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捶丸具有座体、击打杆、击打球等多个散件,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2)仅适于练习推杆,无法满足用户其他练习需求;(3)垒座设计不合理,用户必须按照特定的方向将球推入垒中,限制了捶丸的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击靶捶丸,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击靶捶丸,其包括:座体、靶盘组件、击打组件以及垒座;
所述座体包括:立板、设置于所述立板上的固定组件以及枢转连接于立板背面的支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第三固定机构;
所述靶盘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板的正面,其包括:上靶面以及位于所述上靶面下方的下靶面;
所述击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击打杆以及至少一个击打球,所述击打杆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机构集成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击打球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机构集成放置于所述座体上;
所述垒座具有一球洞,所述球洞的洞口在360°范围内具有适于滚入其中的坡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击靶捶丸的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以为位于所述固定座上方的插孔座,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适于收容所述击打杆端部的定位槽,所述插孔座具有适于所述击打杆贯穿的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击靶捶丸的改进,所述固定座和插孔座通过粘胶固定于所述立板的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击靶捶丸的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U形槽,其竖直地布置于所述立板上,并围成一适于所述击打球放置的通道,所述通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通道的上端为入口,下端为出口,所述出口处还设置有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击靶捶丸的改进,所述挡块枢转连接于所述出口的一侧,其选择性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击靶捶丸的改进,所述第三固定机构为一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击靶捶丸的改进,所述支架通过合页枢转连接于所述立板上,所述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击靶捶丸的改进,所述万向轮还具有一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片,所述刹车片枢转连接于所述万向轮的轮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击靶捶丸的改进,所述击打杆为两个,任一击打杆的端部设有击打头,所述击打头具有一适于击打所述击打球的斜面,两个击打杆镜像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玉明,未经史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3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泥土振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食用菌培养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