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轴离合器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4886.5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超;胡颂韩;周渝;陈雷;张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4 | 分类号: | B60B35/14;B60K17/354;B60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胡影;李红标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轴离合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半轴离合器包括:半轴壳体,半轴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设在半轴壳体内,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同轴设置;轴套,轴套设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上,轴套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轴向可移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在半轴壳体上,且与轴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半轴离合器,既可在两驱模式下实现减少转动零件的数量,降低整车油耗,又可在四驱模式下将动力传递至前轮,实现四轮驱动。并且该半轴离合器不受限于轮毂轴承和驱动半轴的结构形式,适用范围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前桥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桥的半轴离合器和具有该半轴离合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分时四驱越野车,其在两驱模式工作时,前桥内部零件随车轮拖动而全部转动,增加了整车油耗。
并且现有的轴头离合器功能固定,结构单一,对于越来越普及的轮毂轴承单元结构,特别是当前对于第一代轮毂轴承(圆锥锥子轴承),轴头离合器却不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轴离合器,既可在两驱模式下实现减少转动零件的数量,降低整车油耗,又可在四驱模式下将动力传递至前轮,实现四轮驱动。并且该半轴离合器不受限于轮毂轴承和驱动半轴的结构形式,适用范围更广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半轴离合器的车辆,即可在两驱模式下实现减少转动零件的数量,降低整车油耗,又可在四驱模式下将动力传递至前轮,实现四轮驱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半轴离合器,包括:
半轴壳体,所述半轴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
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设在所述半轴壳体内,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半轴与主减速器连接,所述第二半轴与第一驱动半轴连接;
轴套,所述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上,所述轴套在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的轴向可移动,以通过所述轴套控制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的接合或分离;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半轴壳体上,且与所述轴套连接,以驱动所述轴套在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的轴向可移动;所述半轴离合器配置成,在两驱模式下,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轴套向所述第一半轴的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分离;在四驱模式下,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轴套向所述第二半轴的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轴的朝向所述第二半轴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半轴的另一端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轴的朝向所述第二半轴的一端设有连接槽,以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轴套移动至所述第二半轴时,所述第二半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槽,以接合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分别为花键半轴。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为与所述花键半轴相适配的花键套。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驱动槽,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驱动槽上,以驱动所述轴套沿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的轴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半轴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半轴离合器,既可在两驱模式下实现减少转动零件的数量,降低整车油耗,又可在四驱模式下将动力传递至前轮,实现四轮驱动。并且该半轴离合器不受限于轮毂轴承和驱动半轴的结构形式,适用范围更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4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集工作站的服务器维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妇产产后盆底恢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