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电流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4905.4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5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昭强;曾德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智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刘菊欣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电流 检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板电流检测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电流表模块,所述电流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设有与主控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的控制端、与待测PCB板连接的连接端、与所述电流表模块连接的测量端;还包括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电流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与所述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信号实现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第四状态。实现待测PCB板的切换,同时PCB板不断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CB板电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实时电流检测系统主要应用在电池供电设备如智能门锁、智能家居单品等静态和动态电流测试中。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实时电流检测系统的方案,他们的精度基本可以达到5微安左右,稳定性也不错。但缺点在于功能比较单一且高精度版本的测试系统价格也是非常昂贵、对于一些产品还未上批量或是不确定产品是否有市场的公司一般也不会考虑这些方案。所以需要一个低成本,多功能实用的测试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PCB板电流检测成本较高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PCB板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电流表模块,所述电流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设有与主控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的控制端、与待测PCB板连接的连接端、与所述电流表模块连接的测量端;还包括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电流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与所述切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信号实现在第一状态采用第二电源端给所述待测PCB板供电,在第二状态采用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给所述待测PCB板供电,在第三状态断开所述第二电源端向所述待测PCB板供电并继续利用第一电源端给所述待测PCB板供电,以使在第三状态所述电流表输出检测电流给所述主控芯片,在第四状态采用第二电源端给所述待测PCB板供电并断开所述第一电源端给所述待测PCB板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电路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切换电路的测量端连接到同一个电流表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主控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地GND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设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地GND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流表模块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连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采用NMOS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采用PMOS管。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切换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切换电路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为低电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切换电路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为低电平。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表模块和所述主控芯片之间还设有MAX232芯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稳压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第二电源端供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复位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智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智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4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眩光的OCA光学胶
- 下一篇:一种清洁工人用垃圾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