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6602.6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2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亓发芝;张勇;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一种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上的钛金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引流管在从体内穿出皮肤的管段部分设置有钛金属,使得引流管外表面与皮肤之间缝隙由钛金属填充,而钛金属已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表面可有细胞粘附,可与周围皮肤组织紧密连接,封闭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引流管引起的逆行性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部病原菌逆行感染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制成。使用时引流管的一端插入到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接管等其他体外器械连接,利用虹吸或负压吸引原理,放置在人体手术区或体腔并经过皮肤切口穿出体外,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康复。
但是现有的引流管仅为管状物,从创面向外穿出皮肤的部分无特殊结构,临床上引流管的放置一旦时间较长,外部病原菌可能从引流管外表面逆行进入伤口内部,造成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进行有效创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该引流管在从体内穿出皮肤的管段部分设置有钛金属,使得引流管外表面与皮肤之间缝隙由钛金属填充,从而防止引流管引起的逆行性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上的钛金属;
相应的,所述钛金属设置为管状,套设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引流管在从体内穿出皮肤的管段部分设置有钛金属,使得引流管外表面与皮肤之间缝隙由钛金属填充,而钛金属已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表面可有细胞粘附,可与周围皮肤组织紧密连接,封闭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引流管引起的逆行性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引流管本体;2、钛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和设置于引流管本体1上的钛金属2,引流管本体1即为现有的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制成的管状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引流管本体1上设置钛金属2,通常将钛金属2设置为钛管这类管状结构或具备一定长度的环状结构,可通过套设的方式无间隙套紧于引流管本体1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钛金属2设置于引流管本体1上,例如焊接等。在使用过程中,需保证钛金属2正好处于穿出皮肤处,通过钛金属2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表面可有细胞粘附,可与周围组织紧密连接,封闭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因引流管导致的逆行性感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6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