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电磁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7414.5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军;张善科;范阔;邢东宇;赫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54;H01H50/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燃气轮机 电磁 开关 | ||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电磁开关,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磁开关体积大,工作可靠差和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电磁绕组通电,衔铁向上运动,弹簧收缩,遮蔽阀帽与遮蔽阀座分离,供气管头进入的气体通过遮蔽阀座两侧的过气缝隙进入喷油管头;电磁绕组断电,弹簧伸长,衔铁向下运动,遮蔽阀帽扣设在遮蔽阀座的顶端,隔断气体从供气管头进入喷油管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作为电磁开关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气动控制系统用于向燃气轮机提供高压压缩空气,以满足燃气轮机防喘、起动燃油雾化、停机燃油吹扫、超速紧急降工况的要求。为了控制气动控制系统中压缩空气的供给和切断,在压缩空气的通路上设置电磁开关。现有电磁开关多为整体结构、不防腐、不隔爆、运动部件灵活性及耐擦伤性能较差,整体工作可靠性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磁开关体积大,工作可靠差和安全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电磁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电磁开关,包括喷油管头1、第一壳体2、供气管头3、电磁绕组4、弹簧5、衔铁6、遮蔽阀帽和遮蔽阀座7;
第一壳体2包括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和横向中空的筒形结构,所述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和横向中空的筒形结构相互垂直,且内部连通;
供气管头3的一端插接在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内;且位于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的底端,所述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内还卡接有遮蔽阀座7,所述遮蔽阀座7为中空的筒形结构,且所述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遮蔽阀座7和供气管头3均同轴设置;
横向中空的筒形结构的位置与遮蔽阀座7的上半部对应;
喷油管头1的一端插接在横向中空的筒形结构内,且位于所述横向中空的筒形结构的另一端内;
遮蔽阀座7的下半部分与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的内壁密闭连接;遮蔽阀座7的上半部分与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的内壁之间设有过气间隙;
遮蔽阀座7的顶端与遮蔽阀帽的底面对应;所述遮蔽阀帽卡设在衔铁6的下端,所述衔铁6为圆柱形;
所述衔铁6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卡设在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的顶端,并密封连接;第二壳体的外侧绕设有电磁绕组4;
衔铁6顶端与第二壳体的顶端面之间设有弹簧5;
电磁绕组4通电,衔铁6向上运动,弹簧5收缩,遮蔽阀帽与遮蔽阀座7分离,供气管头3进入的气体通过遮蔽阀座7两侧的过气缝隙进入喷油管头1;
电磁绕组4断电,弹簧伸长,衔铁6向下运动,遮蔽阀帽扣设在遮蔽阀座7的顶端,隔断气体从供气管头3进入喷油管头1。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扣设在电磁绕组4的外侧。
进一步地,供气管头3与纵向中空的筒形结构之间密封,喷油管头1和横向中空的筒形结构之间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磁阀在向电磁开关供电时,电磁铁吸引衔铁,压缩弹簧,将向油路供压缩空气的通路打开。在切断电源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遮蔽阀帽挡住遮蔽阀座,供压缩空气的通路关闭。采用弹簧保证断电时电磁开关复位,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燃气轮机的电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7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架安装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绞线退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