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超高频读写器中功率放大器的供电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7672.3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2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昕;吴略;尚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7/00;H04B5/00;H02M1/00;H03F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丈***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超高频 读写 功率放大器 供电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高频RFID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超高频读写器中功率放大器的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射频处理器电路以及功率放大器电路,电源电路与射频处理器电路相连;电源电路与功率放大器电路相连;射频处理器电路与功率放大器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超高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大大节省了模块的耗电量,降低了模块的发热量,从而降低了手持终端的功耗,在手持终端电池电量有限的情况下,其可使用的时间更长,有效避免超高频模块上电后功率放大器芯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功率消耗大,工作时间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功率放大器的供电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超高频读写器中功率放大器的供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近几年,超高频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状态,但是超高频识别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超高频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已在一些服务行业得到应用,特别是超高频读写器在手持终端上的使用更为普遍,目前,现有的超高频读写器上电后功率放大器芯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功率消耗大、耗电量大以及工作时间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超高频模块功率消耗大、耗电量大和工作时间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超高频读写器中功率放大器的供电控制电路,在不影响超高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大大节省了模块的耗电量,降低了模块的发热量,从而降低了手持终端的功耗,在手持终端电池电量有限的情况下,使用的时间更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超高频读写器中功率放大器的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射频处理器电路以及功率放大器电路;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分别与射频处理器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电路相连;所述射频处理器电路与功率放大器电路相连。
上述射频处理器电路包括射频处理器芯片U7、时钟源电路、射频匹配电路以及供电电源滤波电路;所述射频处理器芯片U7分别与时钟源电路、射频匹配电路和供电电源滤波电路相连;所述射频处理器芯片U7分别与电源供电电路相连和功率放大器电路相连。
上述时钟源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Y1、电容C23以及电容C24;
所述晶体振荡器Y1包括1脚、2脚、3脚和4脚;和电容C24的一端均接地;
所述电容C23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和1脚并联后与射频处理器芯片U7相连;所述电容C24的一端与4脚并联后接地;所述电容C24的另一端和3脚并联后与射频处理器芯片U7相连。
上述供电电源滤波电路包括电阻40、电阻41、电容C124、电容C125、电容C126、电容C127、电容C128以及电容C129;
所述电容C124一端和电容C125一端均接地且与射频处理器芯片U7相连;所述电容C124另一端与电容C125另一端均与射频处理器芯片U7相连;
所述电容C126与电容C127并联,所述电容C126一端和电容C127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26另一端和电容C127另一端均与射频处理器芯片U7相连;
所述电容C128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28另一端与射频处理器芯片U7相连;
所述电容C129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29另一端与射频处理器芯片U7相连;
所述电阻40一端和电阻41一端均与射频处理器芯片U7相连,所述电阻40另一端与电阻41另一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电路相连。
上述射频匹配电路包括电感L3、电感L4、电感L9和电容C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7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眼镜
- 下一篇:一种拆装方便的智能通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