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0445.6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3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凯飞;丘旭源;彭光明;周鹏;郭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式海漂 垃圾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垃圾收集框为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前边框的上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呈八字形布置并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本实用新型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无需能源即可有效收集近海垃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漂垃圾对自然界生物、人类及海洋环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量的海漂垃圾不仅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破坏海岸、沙滩景观,妨碍船只正常航行,影响食品安全,也给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海漂垃圾对海洋生物的伤害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每年至少有100万只海鸟、不计其数的海洋哺乳动物因其丧生。此外,海漂垃圾上附着的各种细菌、藻类、被囊类、水螅虫和藤壶等作为人侵物种和其上的有毒物质将被带到世界各地。处理泛滥的海洋垃圾已成为国际性的难题。为此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回收海洋漂浮垃圾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海漂垃圾清理方式有:人工小船清理和专业垃圾船清理。由于海上漂浮垃圾分布分散,依靠传统的人工小船清理极为耗时耗力,而专业垃圾船目前只适用于某一较小海域聚集大量海漂垃圾的情况,且在清理的同时会消耗大量传统能源,造成新的污染。以上这些目前广泛应用的海洋垃圾清理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能耗高且无法达到全天候清理的目的。此外,在台风等恶劣海况下往往海漂垃圾数量激增,而传统清理方式很难在恶劣海况下起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它的结构简单,收集垃圾效果好,能应用于近岸港湾和沙滩等处完成对于海漂垃圾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其中,
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
所述垃圾收集框由两个矩形的边框、两根上纵梁和两根下纵梁构成的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边框、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两个侧边框各自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和六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后边框上通过设置上下横梁和四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底框上设置两根纵梁;所述前边框的下部设置一根主横梁,并在主横梁的上方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该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与两个边框的前直梁之间各自设置一根短横梁;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所述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所述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
所述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两条浮栏呈八字形布置并围成具有汇入口和汇出口的梯形汇集空间,所述浮栏由浮体、围栏裙体和配重块组成;所述围栏裙体为长条状袋体,该长条状袋体由其前后侧壁间隔一定距离的部分相互结合而形成连续的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配置一个浮体,围栏裙体的端部与铰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前边框上的围栏固定板连接;所述配重块连接在围栏裙体的下部。
上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中,所述垃圾收集框的材料为不锈钢且外部尺寸为4m×4m×1.8m,两个边框、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和主横梁均采用槽钢;所述中横梁、竖梁和短横梁均采用角钢;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均采用槽钢,门框的底框边和顶框边均采用角钢。
上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漂浮体是直径为0.5m半圆筒形聚乙烯浮筒;所述浮体是直径为0.5m的聚乙烯浮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0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锌钢管内壁的喷涂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械密封静环平面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