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1056.5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山;李春林;周慧鹏;宋洋涛;徐秋军;张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2 | 分类号: | E21D11/12;E21D11/10;E04G1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罗永政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支撑 组合 | ||
1.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包括脚手架结构(2)和桁架结构(1),其特征在于:桁架结构(1)包括左部支撑架(11)、右部支撑架(15)、左段桁架(12)、中段桁架(13)和右段桁架(14),左部支撑架(11)上设有左段桁架(12),右部支撑架(15)上设有右段桁架(14),左段桁架(12)通过中段桁架(13)和右段桁架(14)连接,脚手架结构(2)分别与左部支撑架(11)、右部支撑架(15)、中段桁架(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左部支撑架(11)通过左连接件(16)和左段桁架(12)连接,右部支撑架(15)通过右连接件(17)和右段桁架(14)连接,左连接件(16)和右连接件(17)为工钢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脚手架结构(2)包括钢管架(21)、第一千斤顶(22)、第二千斤顶(23)和方木(24),钢管架(21)两端设有第一千斤顶(22),第一千斤顶(22)和左部支撑架(11)、右部支撑架(15)连接,钢管架(21)上端设有第二千斤顶(23),第二千斤顶(23)上设有方木(24),方木(24)和中段桁架(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钢管架(21)包括相互交叉的横向钢管(211)和竖向钢管(212),横向钢管(211)两端设有第一千斤顶(22),竖向钢管(212)上设有第二千斤顶(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左段桁架(12)包括第一外框架(121)和第一钢条(122),第一外框架(121)内设有第一钢条(122),第一外框架(121)为工钢制成的第一外框架(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中段桁架(13)包括第二外框架(131)和第二钢条(132),第二外框架(131)内设有第二钢条(132),第二外框架(131)为槽钢制成的第二外框架(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右段桁架(14)包括第三外框架(141)和第三钢条(142),第三外框架(141)内设有第三钢条(142),第三外框架(141)为工钢制成的第三外框架(1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支撑组合模架,其特征在于:左部支撑架(11)为工钢制成的左部支撑架(11),右部支撑架(15)为工钢制成的右部支撑架(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10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油管杆上料及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血样快速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