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转运平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1533.8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2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歌;关玉霞;张悦;徐茜;闫松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运 平车 | ||
一种新型转运平车,其包括床架,床板,以及设置在床板上的转运板;其特征在于,床板设置在床架上端,床板上设置有能够放置转运板的放置槽;床板和放置槽的左右侧为长边,前后侧为短边,放置槽的第一长边伸出床板的第一长边边缘,放置槽的第二长边在床板第二长边边缘的内侧,通过向外拉动转运板的第一长边从而实现转运板与床板之间的相对移动;在床板的第二长边外设置有用于固定转运板的固定结构。上述结构保证在转运过程中省时省力,且只需挪动转运板,有效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新型转运平车。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院各方面的流程也在不断优化,旨在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用转运平车目前在医院应用广泛,主要是运送危重、骨折、昏迷、术后、瘫痪等不能起床的病人入院、出院、治疗等,传统的方法为:将病人搬运至平车上,转运开始,将病人搬运至病床上,转运完成。将病人自医用平车转移到病床时需要另外准备转运板,并且在抬挪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力气,而医院的护理人员大多为女性,所以这个过程为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困难;另外,如若参与搬运的医护人员在搬运过程中配合不协调,容易造成骨折部位错位、导管脱出等二次伤害,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将医用平车与转运板一体化的新型转运平车。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医用转运平车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医护人员大量力气的问题,与此同时,参与转运人员较多容易出现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配合不默契的情况,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转运平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医用转运平车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医护人员大量力气的问题,且在搬运过程中易出现搬运人员之间动作不协调、配合不默契的情况,从而导致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转运平车。
一种新型转运平车,其包括床架,床板,以及设置在床板上的转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设置在床架上端,床板上设置有能够放置转运板的放置槽;
所述床板和放置槽的左右侧为长边,前后侧为短边,所述放置槽的第一长边伸出床板的第一长边边缘,放置槽的第二长边在床板第二长边边缘的内侧,通过向外拉动转运板的第一长边从而实现转运板与床板之间的相对移动;在所述床板的第二长边外设置有用于固定转运板的固定结构。上述结构保证在转运过程中省时省力,且只需挪动转运板,有效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进一步,在所述床板上放置槽的短边设置与放置槽相通的导向槽;在所述床板的第二长边设有与放置槽、导向槽均相通的贯穿槽,贯穿槽水平贯穿床板,且导向槽和贯穿槽的纵向高度低于放置槽的纵向高度;在所述转运板的短边,以及第二长边设置有与导向槽和贯穿槽匹配使用的延伸板。通过此种方式将转运板放置在放置槽内,延伸板放在导向槽和贯穿槽内部,以保证转运板与床板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所述转运板第一长边设置有方便拉动的拉手,拉手与转运板一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运板第二长边的固定片,设置在床板第二长边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U型固定杆;通过将U型固定杆将固定片和固定板连接,进而实现稳定转运板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固定片与转运板,固定板与床板均通过螺纹钉实现活动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固定片底端设有用于容纳U型固定杆的固定钩,固定钩与固定片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将U型固定杆固定在固定钩内部,从而保证固定片和固定板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钩优选设置2个,分别设置在固定片底端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1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