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酮密封胶生产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3167.X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1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龙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金五环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0 | 分类号: | B29C35/00;B29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尹春雷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酮 密封胶 生产 冷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酮密封胶生产冷却机构,包括腔体以及腔体上方设置的入料管,所述腔体下方设有出料管,所述腔体内转动连接有上分管套以及下分管套,所述上分管套与下分管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腔体两侧分别连通有入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下分管套底端连通有下转管,且下转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腔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与第一齿盘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转动内管冷却式结构,实现了驱动电机带动支管在腔体内部转动,从而实现了支管在腔体内受到充分的冷却,采用增压流通上排结构,实现了温度较高的温水从上方排出,从而实现了支管处的冷却效果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酮密封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酮密封胶生产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硅酮密封胶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原料,辅以交联剂、填料、增塑剂、偶联剂、催化剂在真空状态下混合而成的膏状物,在室温下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固化形成弹性硅橡胶。
硅酮密封胶在现代建材产品粘接过程中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硅酮密封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以下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硅酮密封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充分的冷却再进行反应加工,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材料难以快速冷却的缺陷;其次,现有的硅酮密封胶生产冷却过程中冷却液流通更换不充分,使得冷却液冷却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硅酮密封胶生产密封效率不充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硅酮密封胶生产冷却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酮密封胶生产冷却机构,包括腔体以及腔体上方设置的入料管,所述腔体下方设有出料管,所述腔体内转动连接有上分管套以及下分管套,所述上分管套与下分管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腔体两侧分别连通有入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下分管套底端连通有下转管,且下转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腔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与第一齿盘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腔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入水口设于腔体侧面底部,所述出水口设于腔体侧面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分管套顶端固定连通有上转管,所述下分管套底端固定连通有下转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转管与出料管内侧转动连接,所述上转管与入料管外侧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管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支管之间均设有间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转动内管冷却式结构,由于采用了上分管套以及下分管套与腔体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上分管套与下分管套之间连通的支管,又由于采了入料管与上转管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出料管与下转管之间的转动连接,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之间的啮合连接,实现了驱动电机带动支管在腔体内部转动,从而实现了支管在腔体内受到充分的冷却。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增压流通上排结构,由于采用了入水口与腔体之间的连通,以及出水口与腔体之间的连通,实现了入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流通的冷却液对于支管处进行冷却,又由于采用了入水口于腔体的侧面底部设置,以及出水口于腔体的侧面顶部设置,实现了温度较高的温水从上方排出,从而实现了支管处的冷却效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金五环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金五环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3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酮胶包装用快干型打码机
- 下一篇:一种硅酮胶灌装摇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