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3874.9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7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冰;谭超;郑丹妍;张国艳;孔国平;潘茂盛;刘青松;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废填埋场 渗滤 处理 提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包括浇筑在土坑内的填埋池,填埋池顶部开凿有垃圾堆积槽,填埋池上开凿有集液槽,集液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水泵,填埋池上开凿有电机安装槽,填埋池内且位于电机安装槽和垃圾堆积槽的下方开凿有集液管道,集液管道的一端与集液槽连通,垃圾堆积槽相对内壁之间安装有四个固定条板,垃圾堆积槽相对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三个活动条板,垃圾堆积槽的槽底开凿有若干锥形渗液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活动条板转动,确保渗滤液进入集液槽时不会将大块危废垃圾带入集液槽,降低大块危废垃圾对水泵造成堵塞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其防堵塞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特别设计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属于危废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危废填埋场是一种用于处理危废垃圾的填埋场,由于危废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还可能含有重金属和高浓度的植物性营养物,如果有工业垃圾混杂在里面还可能与剧毒污染物,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危废垃圾填埋场中的渗滤液也必须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有害物质跟随渗滤液进入自然环境体系对其造成污染,对危废垃圾的渗滤液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到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
传统的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结构简单,直接将水泵的抽水管插入危废垃圾堆内,通过水泵对渗滤液进行抽取,而危废垃圾堆内的大块危废垃圾易造成水泵堵塞,大大降低了其防堵塞性能,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危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用提取装置,包括浇筑在土坑内的填埋池,所述填埋池顶部开凿有垃圾堆积槽,所述填埋池上且远离垃圾堆积槽的一侧开凿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填埋池上且位于集液槽与垃圾堆积槽之间开凿有电机安装槽,所述填埋池内且位于电机安装槽和垃圾堆积槽的下方开凿有集液管道,所述集液管道的一端与集液槽连通,所述垃圾堆积槽相对内壁之间对称、且平行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条板,四个所述固定条板之间形成三个等距空隙,所述垃圾堆积槽相对内壁之间且与三个空隙相匹配的位置、对称转动安装有三个活动条板,所述垃圾堆积槽的槽底开凿有若干锥形渗液口,且若干所述锥形渗液口的锥端开口均与集液管道连通,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安装槽与垃圾堆积槽之间的墙体内对称固定安装有六个轴承、且每两个所述轴承为一组,同组设置的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均共同固定安装有一个转轴、且所述转轴共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转轴位于垃圾堆积槽内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凸轮,三个所述凸轮均位于相对应设置的活动条板的下方、且三个所述凸轮的突起端均与相对应设置的活动条板的下表面接触,三个所述活动条板相远离两端设置的轴体均位于远离对应设置的凸轮的一侧,三个所述转轴位于电机安装槽内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其中两个第二齿轮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齿轮和三个所述第二齿轮上共同套接安装有环形齿条,且所述第一齿轮和三个所述第二齿轮均与环形齿条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液槽的槽口处卡合安装有第一封盖,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导液管,且所述导液管远离水泵的一端穿过第一封盖、并延伸至填埋池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安装槽的槽口处卡合安装有第二封盖,且所述第二封盖位于电机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凸轮均位于对应设置的活动条板同一侧的下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液管道呈倾斜设置,且所述集液管道向集液槽一侧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3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垃圾筛分用输送装置
- 下一篇:垃圾填堙场库底与库坡防渗搭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