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电压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5174.3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4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J-E.施姆茨;J.黑格费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14 | 分类号: | H01T1/14;H01H37/76;H01T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敏剑;陈浩然 |
地址: | 德国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电压 保护 | ||
本发明示出且描述了一种带有壳体(4,5)、带有至少一个过电压构建元件(6a,6b)且带有至少两个断开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器(1),其中,至少一个断开装置在过负荷的情形中电气断开至少一个过电压构建元件(6a,6b)。根据本发明的过电压保护器(1)由此简单地且以较少构件来构建,即,断开装置一起具有共同的绝缘分离元件(8),其被加载以力且可移动地布置在壳体(4)中,当断开装置两者均未被触发时该绝缘分离元件(8)逆着作用在其处的力被保持在第一位置中,且绝缘分离元件(8)在触发至少一个断开装置的情形中通过作用在其处的力被带到另一位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壳体、带有至少一个过电压构建元件(或过电压构件,即Überspannungsbauelement)且带有至少两个断开装置(Abtrennvorrichtung)的过电压保护器(Überspannungsschutzgerät),其中,至少一个断开装置在过负荷的情形中电气断开至少一个过电压构建元件。
背景技术
过电压保护器自几十年来以不同的实施变体方案被用于保护电流回路、设施、机器和设备。按照应用情况和保护级别,过电压保护器在此具有不同的过电压构建元件和不同的结构形式。作为过电压构建元件,不仅可使用限制过电压的构建元件例如可变电阻(或压敏电阻,即Varistor)而且可使用接通过电压的构建元件例如火花放电装置(或火花间隙,即Funkenstrecke)或充气的过电压放电器以及这些构建元件的组合。
由于老化和在秒范围中短时出现的过电压(TOV),尤其在带有作为放电器的可变电阻的过电压保护器的情形中产生在工作电压处的漏电流的非期望的提高。带有可变电阻的过电压保护器因此一般而言具有热断开装置,通过其将不再无问题地可运转的可变电阻与待监控的电流通路断开。在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器的情形中,可变电阻的状态的监控大多数根据温度开关的原理实现,其中,在可变电阻过热的情形中、例如由于出现的漏电流在可变电阻与可传导的连接元件之间所设置的钎焊连接被分开,这引起可变电阻的电气断开。
由DE 20 2004 006 227 U1已知一种带有热断开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器,在其中根据一个实施例(图5)可变电阻被用作放电器。由该文献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器除了构造成弹性的分离舌的可传导的连接元件和热分开的连接之外还具有绝缘分离元件(Trennelement),其可移动地布置在壳体中且通过弹性元件的力可从第一位置被带到第二位置中。第一接口触点持久地与可变电阻的第一接口导电连接。第二接口触点与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导电连接。在过电压保护元件的正常状态中,也就是说当可变电阻不被不允许地加热时,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二端部经由热分开的连接与可变电阻的第二接口相连接。此外,绝缘分离元件通过在可传导的连接元件的第二端部与可变电阻的第二接口之间实现的钎焊连接逆着(或克服,即entgegen)弹性元件的弹性力被保持在其第一位置中。
如果过电压放电器由于可变电阻的持久过负荷被如此强地加热,即,超过预先给定的极限温度,则产生钎焊连接的分开。在此,绝缘分离元件通过弹性元件的力被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中,在其中分离元件的区段布置在连接元件的第二端部与可变电阻的第二接口之间,从而使得可变电阻被电气断开。通过分离元件到其第二位置中的移动,在打开分离点的情形中可能形成的光弧通过驶入到分离点中的绝缘分离元件被中断且因此被熄灭。
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器由设有接口夹的设备下部件和构造成“插头件”的过电压保护元件构成,该插头件可被插到设备下部件上。为此,在该过电压保护元件的情形中接口触点构造成插头销或者插头剑状体,相对其在设备下部件中布置有对应的插头插座,其与用于过电压保护器的电气联接的接口夹相连接。额外地,已知的过电压保护器具有视觉状态指示和变换器触点作为用于远程通报过电压保护元件的状态的信号发生器,其中,布置在设备下部件中的变换器触点和构造在插头件处的视觉状态指示经由共同的机械操纵系统被操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5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套
- 下一篇:一种咽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