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楼板开洞作业的固定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8451.6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6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奉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楼板 开洞 作业 固定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楼板开洞作业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立柱,立柱的顶部连接一顶部垫板、底部连接一底部垫板,立柱连接顶部垫板和底部垫板后组成一支撑组件,顶部垫板用于垫衬在楼板的下表面,使其位于待开孔位置的一侧,底部垫板用于垫衬在位于待开孔位置下方的基础面上。本实用新型为楼板开孔作业提供了对孔边缘的支撑,使开孔作业相对可靠安全,对楼板结构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而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通过调整高度适应不同楼层高度的使用需求,并且具有集尘作用,可确保作业现场整洁易清理,减轻开孔作业后的保洁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楼板开洞作业的固定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楼板开孔或者扩孔是一种基本的建筑施工操作。在操作时通过冲击钻直接钻孔或者扩孔,也可以用电动混凝土开孔机切割出规整的圆孔。但是,无论是从楼板上方还是下方开孔,对于楼板造成的震动无法避免。在开孔位置边缘和周边楼板结构引起的共振,会直接导致这些结构产生松动,甚至形成板层开裂。这些问题在使用冲击钻开孔时尤为明显,而使用开孔机时虽然影响较小,但是对于比较薄的楼板结构,依然可能影响板层结构,从而使板层产生不易观察的细微裂痕。
针对这类情况,传统做法一般用木棒等柱形结构垫在开孔边缘的下方,形成支撑来稳固开孔处的结构。这种做法不仅布置效率慢,要专门寻找足够的材料,而且垫衬时不稳固的话容易随着作业时的振动而使支撑结构偏移甚至垮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楼板开洞作业的固定支撑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楼板开洞作业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立柱,其中,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一顶部垫板、底部连接一底部垫板,所述立柱连接所述顶部垫板和所述底部垫板后组成一支撑组件,所述顶部垫板用于垫衬在楼板的下表面,使其位于待开孔位置的一侧,所述底部垫板用于垫衬在位于待开孔位置下方的基础面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部垫板、底部垫板和立柱构成一支撑组件,用于在对楼板进行钻孔或者扩孔时进行边缘加固,防止在无支撑加固情况下打孔作业破坏孔边缘而造成打孔效果差,甚至导致楼板的其他结构受到破坏的问题。
所述顶部垫板的一侧端面呈弧形凹陷,弧形凹陷形状的端面对应待开孔位置的孔型的部分弧形结构,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和衬垫效果。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成组间隔一定距离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楼板上的待开孔位置的两侧,且成组的两个支撑组件的两块顶部垫板的弧形端面面对面设置。
所述立柱为多节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立柱分杆,任一所述立柱分杆的顶端设有外螺纹,底端设有套筒状开口,其套筒状结构内壁设有内螺纹,从而使相邻的立柱分杆可上下螺纹连接。
所述底部垫板和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一千斤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立柱,至少两个所述立柱间隔一定距离相互平行地设置于顶部垫板和底部垫板之间。
所述顶部垫板的上表面设有一缓冲层。
所述底部垫板上设有一膜夹持组件,用于将展开的膜夹持住,在成组的支撑组件的两个底部垫板之间展开一张膜,再通过膜夹持组件将膜的两端夹持住,可形成一简易的集尘器件,用于收集开孔时掉落的碎屑和颗粒状尘埃。
所述膜夹持组件包括簧片和连杆,所述连杆竖直设置,其上端连接所述簧片的一端、下端连接所述底部垫板的上表面,所述簧片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设有一下凹结构,其凹陷的最下端位置接触所述底部垫板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奉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奉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8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管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吸盘调节的婴儿口水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