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筒望远镜变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8647.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马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怡科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6 | 分类号: | G02B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闫红烨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筒望远镜 变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筒望远镜变焦结构,包括凸轮筒和盖板,在凸轮筒与盖板之间设置有变倍筒,所述变倍筒包括与凸轮筒相适配的第二外接筒和与盖板相适配的第三外接筒,第三外接筒上方连接设置有第一外接筒,第一外接筒与第二外接筒连接并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外接筒内壁上设置有与凸轮筒相适配的上滑槽,上滑槽外侧设置有上滑槽护壁,第二外接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本装置通过在凸轮筒与盖板之间设置了变倍筒使得原来的凸轮筒与盖板之间的连接增加了一个部件——变倍筒在中间缓冲,在变焦移动的过程变倍筒会随着凸轮筒一起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滑槽内的导向螺钉就不会从凸轮筒上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望远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筒望远镜变焦结构。
背景技术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双目望远镜主要结构包括了镜体,目镜,物镜,棱镜和调焦系统,其中,棱镜介于目镜与物镜直接,置于镜体内,其内外部则与调焦系统连接,调焦系统又通过盖板与镜体连接。在目镜与棱镜之间的调焦系统中,镜体的镜座位固定,盖板与镜座连接盖板内转接设置有带凸轮的镜筒,镜筒在与盖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钉来辅助调焦,但是,在实际的调焦过程中,导向钉容易随着凸轮镜筒的移动而从盖板内脱落,造成使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筒望远镜变焦结构,解决向钉容易随着凸轮镜筒的移动而从盖板内脱落,造成使用故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筒望远镜变焦结构,包括凸轮筒和盖板,在凸轮筒与盖板之间设置有变倍筒,所述变倍筒包括与凸轮筒相适配的第二外接筒和与盖板相适配的第三外接筒,第三外接筒上方连接设置有第一外接筒,第一外接筒与第二外接筒连接并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外接筒内壁上设置有与凸轮筒相适配的上滑槽,上滑槽外侧设置有上滑槽护壁,第二外接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第一外接筒与第二外接筒之间的连接处外侧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外圈上设置有定位凸起。
进一步的,第二外接筒的下方连接设置有同径的第三外接筒,第三外接筒与第二外接筒之间形成一个定位槽,所述盖板套接设置在三外接筒上。
进一步的,上滑槽延伸至第三外接筒的底部并在第三外接筒上形成一个滑槽口。
进一步的,第三外接筒的下方连接设置有第四外接筒。
进一步的,第四外接筒的外径设置为与第三外接筒的内径一致,第四外接筒与第三外接筒形成第二台阶。
进一步的,第四外接筒设置有与上滑槽同轴向的下滑槽,下滑槽上设置有下滑槽护壁。
进一步的,第四外接筒上设置有切口。
进一步的,加强筋设置为6根,间隔60度。
进一步的,定位凸起与上滑槽护壁的夹角设置为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在凸轮筒与盖板之间设置了变倍筒使得原来的凸轮筒与盖板之间的连接增加了一个部件——变倍筒在中间缓冲,在变焦移动的过程变倍筒会随着凸轮筒一起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滑槽内的导向螺钉就不会从凸轮筒上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怡科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怡科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8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液动称量漏斗
- 下一篇:一种信息技术课堂可折叠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