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体组件和制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9016.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3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可;韦明堂;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2 | 分类号: | F25D23/02;F25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王淑梅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制冷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体组件和制冷设备。其中,门体组件包括:门体,门体形成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周侧;第一发泡层,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二发泡层,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一发泡层的密度大于第二发泡层的密度。本实用新型差异化控制门体组件的发泡层的密度分布,使得密度较小的第二发泡层位于密度较大的第一发泡层的周侧,故而门体中部的发泡层的脱模膨胀大于门体端部的发泡层,门体组件脱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第一发泡层的密度大收缩量小,第二发泡层的密度小收缩量大,使得第一发泡层和第二发泡层呈现中间弓端部翘的结构趋势,使得第一发泡层和第二发泡层之间的变形应力相互抵消,保证了门体组件的平整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体组件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的玻璃门体易因发泡层作用而发生变形,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及流畅性,且导致产品的良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门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门体组件,包括:门体,门体形成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周侧;第一发泡层,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二发泡层,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一发泡层的密度大于第二发泡层的密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体组件包括门体、第一发泡层及第二发泡层。其中,门体形成有第一腔室和位于第一腔室周侧的第二腔室,第一发泡层位于第一腔室,第二发泡层位于第二腔室。也就是说,差异化控制门体组件的发泡层的密度分布,使得密度较小的第二发泡层位于密度较大的第一发泡层的周侧,故而第一发泡层的脱模膨胀大于第二发泡层,换句话说,门体中部的发泡层的脱模膨胀大于门体端部的发泡层。另外,门体组件脱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发泡层开始收缩,第一发泡层的密度大收缩量小,第二发泡层的密度小收缩量大,使得第一发泡层和第二发泡层呈现中间弓端部翘的结构趋势,使得第一发泡层和第二发泡层之间的变形应力相互抵消,进而实现抵消和中和门体的变形趋势的作用,弥补了低密度发泡层收缩大的缺陷,减小了门体边缘的起翘量,保证了门体组件的平整度,提升了门体组件的外观美观性及流畅性,且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门体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腔室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腔室位于两个第二腔室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数量及位置关系,使得第二腔室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腔室位于两个第二腔室之间,这样,限定了第一发泡层位于两个第二发泡层之间,差异化控制门体组件的发泡层的密度分布,使得冷热冲击时门体内的发泡层的变形呈现中间弓两端翘的结构趋势,以有效实现抵消和中和门体的变形趋势的作用。同时,该结构设置在保证门体组件的平整度的同时,简化了门体内部的布局结构,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门体组件还包括:分隔组件,设于门体,分隔组件被配置为适于将门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分隔组件,利用分隔组件将门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结构设置合理利用了门体的现有结构,减少了门体组件的改造材料的投入,进而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门体包括:门壳,分隔组件设于门壳;门胆,与门壳相对且间隔布置,分隔组件与门胆之间具有间隙;门框,围设于门壳和门胆的外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9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