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便透气的充气式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9137.X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卢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东升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B7/0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020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便 透气 充气式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舱,具体涉及一种轻便透气的充气式救生舱。它由救生舱本体构成,救生舱本体为由舱体内表层和舱体外表层粘合构成的充气夹层体,救生舱本体的底部为平板状,救生舱本体的顶部为圆拱形,救生舱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水拉链装有舱门,其中一端舱门内侧的舱体内表层装有充气钢瓶,充气钢瓶一侧的舱体内表层设置有充气口,充气钢瓶与充气口连通;该充气式救生舱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运输、携带和收纳储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救生舱存有的结构复杂、不易运输和需要额外供气的问题,满足了船舶的紧急避险需要,特别适用于船舶、海上钻井平台购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舱,具体涉及一种轻便透气的充气式救生舱。
背景技术
救生舱(艇)是设置在大型船舶船上的专用救生器械,当船只失事时,遇险人员可以利用救生舱及时弃船逃生。救生舱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开敞式救生舱、部分封闭式救生舱和全封闭式逃生舱,由于全封闭式救生舱设置有固定的顶盖,增强了保温性和水密性,因此全封闭式救生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传统的全封闭式救生舱往往整体采用刚性材料制作,虽然强度很高,但是不仅沉重,不便运输,而且生产成本也很高,此外,传统的全封闭式救生舱由于密闭性强,导致空气不流通,舱内需要设置额外的供气系统,进一步增加了成本,且使得救生舱复杂度增加,不易进行维护,同时也不便于收纳储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救生舱来解决上述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运输、收纳储存,且防水透气性好,以解决现有全封闭式救生舱存有的结构复杂、不易收纳储存、运输和需要额外供气问题的轻便透气的充气式救生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便透气的充气式救生舱,它由救生舱本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救生舱本体为由舱体内表层和舱体外表层粘合构成的充气夹层体,救生舱本体的底部为平板状,救生舱本体的顶部为圆拱形,救生舱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水拉链装有舱门,其中一端舱门内侧的舱体内表层装有充气钢瓶,充气钢瓶一侧的舱体内表层设置有充气口,充气钢瓶与充气口连通;舱门之间的舱体内表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拱形支撑筋,拱形支撑筋之间的舱体内表层装有躯干固定带,与躯干固定带对应的救生舱本体底部上表面安装有下肢固定带,所述的救生舱本体底部上表面设置有应急用品袋。
所述的拱形支撑筋为空心体,拱形支撑筋与舱体内表层和舱体外表之间的充气腔连通;拱形支撑筋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的舱体内表层和舱体外表层之间设置有井字状的连片,连片分别与舱体内表层和舱体外表层连接;由此将救生舱本体的充气腔分割成多个充气单元。
所述的舱体外表层的外表面涂覆有救援标识色层。
所述的多个充气单元之间的连片上分别设置有连通孔,多个充气单元之间通过连通孔相互连通。
所述的救生舱本体的舱体外表层上间隔转接有吊带。
所述的吊带对救生舱本体整体呈包裹状。
所述的充气口一侧的舱体内表层上设置有充气孔。
所述的充气口和充气孔内分别设置有单向阀。
所述的舱门呈半圆形;舱门由软性防水透气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轻便透气的充气式救生舱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运输、携带和收纳储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救生舱存有的结构复杂、不易运输和需要额外供气的问题,满足了船只的紧急避险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舱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东升,未经卢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9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混凝土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车床的主轴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