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0060.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1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巧英;侯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史长敏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 护理 用喷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管、活塞和活塞杆,喷药管内设有药液腔,药液腔内设有活塞,活塞后端连接活塞杆,喷药管头端侧壁设有连通药液腔的出液口;喷药管的头端连接圆弧形结构的管头;喷药管尾部套有圆环形状的调节环;所述喷药管的外壁设有四个凹槽,凹槽的深度从左向右逐渐增大,凹槽顶面设有弧形的滑槽;凹槽内设有连杆和棉条;该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在进入耳道时可以将外径调小,降低了将耳垢推至耳道深处的风险;在耳道内将药液喷出并用棉条涂匀,棉条的位置可以外移以适应耳道的孔径,棉条旋转对药液涂匀时还能将耳垢刮下,耳垢黏在棉条上被取出,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的医护人员经常要对耳道患有炎症的病人进行上药,具体步骤是将药液滴在耳道内,然后进行涂匀;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患有炎症的病人耳道内壁大概率会存有耳垢,并且耳道直径较小,伸入耳道进行滴药或者涂抹时容易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不易清理,不然则需要先进行耳垢清理,再进行上药,增加了工作量;二是为了保证耳道内壁都能够接触药液,滴药时采用宁多勿少的原则,药液滴多了流出耳道清理起来也会增加工作量,并且容易污染病人衣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能够以小直径进入耳道将药水喷出,然后用过棉条增大直径并旋转将药液涂匀,同时清理耳道内壁上的耳垢,操作方便,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管、活塞和活塞杆,喷药管内设有药液腔,药液腔内设有活塞,活塞后端连接活塞杆,喷药管头端侧壁设有连通药液腔的出液口;喷药管的头端连接圆弧形结构的管头;喷药管尾部套有圆环形状的调节环,喷药管尾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限位环,限位环能够防止调节环从喷药管尾端脱落;所述喷药管的外壁设有四个凹槽,凹槽的深度从左向右逐渐增大,凹槽顶面设有弧形的滑槽;凹槽内设有连杆和棉条,棉条套在连杆外部,连杆底端插入调节环的定位孔内,连杆的顶端插入凹槽顶面的滑槽内;转动调节环可以使四个连杆沿着滑槽转动,进而带动四个棉条在凹槽的一端转动至另一端;所述棉条的直径与凹槽最深的一端的深度相同,当棉条位于凹槽最深的一端时,此时该喷药装置整体外径最小,当棉条转动至凹槽最浅的一端时,四个棉条的外径超过喷药管的外径,此时该喷药装置整体外径最大。
所述喷药管的长度为5-10cm,该长度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病人的需求。
所述喷药管的直径是0.3-0.5cm,该直径能够正常伸入耳道内。
所述棉条的直径是0.1-0.2cm,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小号棉棒,其内部的支杆相当于连杆,外部的棉纱相当于棉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耳鼻喉护理用喷药装置,在进入耳道时可以将外径调小,降低了将耳垢推至耳道深处的风险;在耳道内将药液喷出并用棉条涂匀,棉条的位置可以外移以适应耳道的孔径,棉条旋转对药液涂匀时还能将耳垢刮下,耳垢黏在棉条上被取出,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药管的剖视图。
图3是棉条位于凹槽最深一侧时喷药管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是棉条位于凹槽最浅一侧时喷药管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B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未经烟台毓璜顶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0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