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粉碎发酵结构的水稻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0309.5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轩;赵天;王莹;吴向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41/12;A01D43/08;A01D57/01;A01F12/44;A23N17/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杭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3 | 代理人: | 潘欣欣 |
地址: | 312399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粉碎 发酵 结构 水稻 收割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粉碎发酵结构的水稻收割机,包括外壳、耙禾器、脱粒机、粉碎刀、卸料阀和挡板,所述外壳的前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板,并且延伸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延伸板的侧面活动安装有外盖,且外盖的前端焊接有搭接板,并且搭接板和延伸板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外盖内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搭接杆,且搭接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耙禾器,并且耙禾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内槽,所述外壳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侧箱体。该具有粉碎发酵结构的水稻收割机可以在收割的同时进行发酵工作,而且可以对耙禾器进行适应性调节,并且可以对稻粒收集时对较小颗粒的杂质进行筛除工作,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粉碎发酵结构的水稻收割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完成后的水稻收割方式通常分为人工和收割机进行收割,人工收割的收割效率较慢,水稻收割机主要是通过割台来对水稻的根部进行割断,然后通过耙禾器将水稻收集进装置内部的脱粒机中,脱粒完成后对稻粒和秸秆进行筛分,再脱粒后的水稻稻粒进行收集,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水稻收割机:
(1)水稻收割机通常是通过前端的割台的往复移动来对水稻根部进行割断工作,然后通过耙禾器对水稻和秸秆进行收集,由于不同种类的水稻高度不同,在对水稻进行收割时,不便于根据不同种类的水稻来对装置前端的耙禾器的间距进行适应性调节,使用效果较差;
(2)在脱粒机对水稻颗粒进行筛分时,容易将一些较小颗粒的杂质重新收集到稻粒箱中,不便于对较小颗粒的杂质进行重新筛除工作,使用效果较差;
(3)在对稻粒进行收集后,不方便对水稻秸秆进行重新收集利用,水稻秸秆在加工后可以作为牲畜饲料,现有的水稻收割机不便于对水稻秸秆进行及时加工和收集,会导致资源浪费。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粉碎发酵结构的水稻收割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粉碎发酵结构的水稻收割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水稻收割机不便于对割刀和耙禾器进行适应性调节,而且不便于对较小颗粒的杂质进行及时加工和收集,并且不便于对水稻秸秆进行及时加工和收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粉碎发酵结构的水稻收割机,包括外壳、耙禾器、脱粒机、粉碎刀、卸料阀和挡板,所述外壳的前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板,并且延伸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延伸板的侧面活动安装有外盖,且外盖的前端焊接有搭接板,并且搭接板和延伸板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外盖内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搭接杆,且搭接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耙禾器,并且耙禾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内槽,所述外壳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侧箱体,且侧箱体的上方设置有出料口,并且出料口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分接管,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料槽,且外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进料板,并且进料板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表面安装有传动皮带,所述侧箱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衔接板,且衔接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导流板,并且导流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槽,所述导流板的下方螺栓固定有收集盒,且导流板的上方设置有出料板,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脱粒机,且外壳的上方螺栓固定有填料管,并且外壳的下方螺纹栓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并且连接框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外壳的后侧设置有秸秆出口,所述连接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后箱体,且后箱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盘,并且转盘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后箱体的后侧铰接有门板,且门板和相邻门板之间连接有锁具,所述转盘的上方活动安装有粉碎刀,且粉碎刀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侧箱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卸料阀。
优选的,所述延伸板在连接板的表面呈中心对称状分布,所述通孔在延伸板的表面等间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0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部外科微创用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公路桥梁护栏养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