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加工用成品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0393.0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钮亚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钮亚婧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B29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2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工用 成品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乙烯加工用成品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内部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冷却池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由膨胀阀、冷凝器、储存罐和压缩泵组成,所述膨胀阀、冷凝器、储存罐和压缩泵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侧,所述冷却池外侧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冷却池外侧一端,所述冷却池两端通过水管与冷却池上下两端连接,所述水管通过螺栓进行安装。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制冷设备对冷却池内部的溶液进行降温的同时,循环泵通过水管将会冷却池上端的水进行抽取,在通过水管导入冷却池的上端,通过水的循环流动,尽可能的使得冷却池内部的温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乙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乙烯加工用成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在对聚乙烯加工时,需要对成品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池内部的温度不均匀,导致成品降温不均匀,影响成品质量。
为此,提出一种聚乙烯加工用成品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加工用成品冷却装置,在通过制冷设备对冷却池内部的溶液进行降温的同时,循环泵通过水管将会冷却池上端的水进行抽取,在通过水管导入冷却池的上端,通过水的循环流动,尽可能的使得冷却池内部的温度均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乙烯加工用成品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一侧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焊接在冷却池一端,所述冷却池内部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冷却池内部,所述冷却池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冷却池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两端焊接在冷却池底端和底座上端,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由膨胀阀、冷凝器、储存罐和压缩泵组成,所述膨胀阀、冷凝器、储存罐和压缩泵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侧,所述膨胀阀和循环管进口一端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膨胀阀和冷凝器之间通过导管连接,冷凝器和压缩泵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储存罐和压缩泵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储存罐和循环管出口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导管通过螺栓进行安装,所述冷却池外侧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冷却池外侧一端,所述冷却池两端通过水管与冷却池上下两端连接,所述水管通过螺栓进行安装。
冷却池用于对聚乙烯成品进行冷却,循环泵用于带动会循环,水管用于进行导水,支腿用于对冷却池进行支撑,底座用于安装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用于对冷却池内部的溶液记性呢制冷,循环管用于冷凝液进行循环,排水管用于将冷凝液内部的液体排出,膨胀阀用于对压缩后的冷凝液进行解压,导管用于传输冷凝液,冷凝器用于对压缩后的冷凝液进行降温,储存罐用于储存冷凝液,压缩泵用于对冷凝液进行压缩。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外侧排布有多个导热板,且相邻导热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导热板焊接在循环管上侧。
导热板的设置能够增加循环管与热源的接触面积,提高对冷却池内部液体的冷却效率。
优选的,所述冷却池上端设置有沥水台,所述沥水台放置在冷却池上端位置。
沥水台底端为网格设置,可以将冷却后的成品放置在沥水台上侧,将成品上侧附着的水进行控干。
优选的,所述冷却池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设置为镀铬层.
耐腐蚀层所使用的镀铬层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够降低冷却池的受腐蚀程度,延长冷却池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冷却池内部位于循环管上端位置设置有搁架,所述搁架放置在冷却池内部底端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钮亚婧,未经钮亚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0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