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开防护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1089.8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闫立鹏;闫述震;刘兆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辰东辐射防护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8 | 分类号: | E06B5/18;E05F15/6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防护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平开防护门,属于防辐射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连接于墙体上的门框,门框上转动连接有门扇,所述门框上端部分一侧设置有驱动门扇转动的门扇转动装置,门框内壁设置有缝隙封闭装置,缝隙封闭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门框内壁的封闭机构和驱动封闭机构滑移的驱动机构,封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门框内壁的第一封闭块和第二封闭块,门扇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封闭块一端插接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封闭块插接于第二凹槽内,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驱动第一封闭块和第二封闭块滑移。本实用新型具有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从而有效减少从缝隙中泄露的辐射污染,减少对机房外人员的伤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辐射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平开防护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中一种有效手段。在我们 享受核技术发展带来的医疗福利时,不能忽视其放射性可能带来的伤害。射线对物质的电 离作用会引起人体内大分子和水分子产生电离,如DNA分子的畸变,超剂量的辐射会损伤人 体细胞和器官,甚至导致死亡。防辐射门内夹有防护涂料或者铅板等各种不同材质,可以对放射治疗中产生的辐射污染进行有效屏蔽。
现有的2018年5月15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73635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屏蔽防护平开门,包括支承装置、门扇和门扇驱动装置,支承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墙体上的轴承,轴承内转动连接有承重轴,承重轴上套设有轴毂,轴毂固定连接于门扇上,门扇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墙体上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一端固定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有滑块机构,滑块机构远离转动轴一端转动连接有导杆机构,电动推杆伸出推动滑块机构滑移,滑块机构推动导杆机构转动,从而带动门扇转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门扇关闭时,因门扇与门框之间存在一定缝隙,机房内产生的辐射污染从缝隙处泄露,从而对机房外的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防护平开门。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从而有效减少从缝隙中泄露的辐射污染,减少对机房外人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动平开防护门,包括固定连接于墙体上的门框,所述门框上转动连接有门扇,所述门框上端部分一侧设置有驱动门扇转动的门扇转动装置,所述门框内壁设置有缝隙封闭装置,所述缝隙封闭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门框内壁的封闭机构和驱动封闭机构滑移的驱动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门框内壁的第一封闭块和第二封闭块,所述门扇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封闭块一端插接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封闭块插接于第二凹槽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第一封闭块和第二封闭块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门扇转动装置驱动门扇转动,门扇关闭后,第一封闭块从门框内壁滑出插接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封闭块从门框内壁滑出插接于第二凹槽内,第一封闭块和第二封闭块将门扇与门框间隙封闭,从而有效减少从缝隙泄露的辐射污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扇通过合页与门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页将门扇与门框连接,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扇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门框上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设置有转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动推杆驱动转动机构,从而驱动门扇转动,操作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辰东辐射防护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辰东辐射防护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1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