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1251.6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谷忠建;彭小苑;吴娟;黎小霞;李巧萍;林静娥;刘丽敏;何泳斯;廖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罗泳诗;梁丽婵 |
地址: | 5103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骨骼 牵引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包括套体,套体设有用于容纳下肢的容纳腔和供下肢出入容纳腔的第一开口,套体采用缓冲衬垫制成;套体设有至少一个将容纳腔与外部连通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一开口连通,且沿下肢延伸的方向延伸。从而,在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骨骼牵引之前或之后,可以将套体套设在患者的下肢上,通过缓冲衬垫将患者的下肢与外部隔开,避免患者的下肢因长期受压而产生压疮;由于套体上设有沿下肢延伸方向延伸的、将容纳腔与外部连通的第一缺口,使得该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还解决患者的下肢保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用品,具体涉及一种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
背景技术
骨骼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易行内固定的患者。但是,当对患者四肢的骨骼进行牵引时,尤其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骨骼牵引时,患者的下肢易因长期受压而产生压疮。此外,为了保持有效的牵引,牵引绳上不能覆盖重物,当气温较低时,患者的下肢会因不能盖被子而受冻。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为了解决患者的下肢进行骨骼牵引时,患者的下肢易因长期受压而产生压疮的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解决了患者下肢保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
该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包括套体,套体设有用于容纳下肢的容纳腔和供下肢出入容纳腔的第一开口,套体采用缓冲衬垫制成;套体设有至少一个将容纳腔与外部连通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一开口连通,且沿下肢延伸的方向延伸。
从而,在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骨骼牵引之前或之后,可以将套体套设在患者的下肢上,通过缓冲衬垫将患者的下肢与外部隔开,避免患者的下肢因长期受压而产生压疮;由于套体上设有沿下肢延伸方向延伸的、将容纳腔与外部连通的第一缺口,使得该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还包括设在套体上的,用于连接第一缺口的两侧边,以调整第一缺口的两侧边的距离的第一连接机构。
从而,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在连接第一缺口的两侧边的同时,调整第一缺口的两侧边的距离,以使套体能够适配不同体型的患者,避免套设在患者的下肢上的套体在使用过程中因从患者的下肢上滑落而导致失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机构为分别设在第一缺口两侧的套体上的,沿第一缺口延伸方向分布的至少一组柔性带。从而,可以通过设在第一缺口两侧的柔性带连接实现第一缺口的连接的同时,调整第一缺口的两侧边的距离,柔性带的连接和拆卸方式便捷,便于医生在柔性带连接或拆卸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缺口观察患者的下肢的情况,也便于医生为伤口换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体的与其设有第一开口相对的端部设有第二缺口。以便于医生通过第二缺口观察患者的足趾部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还包括设在套体上的,用于开合第二缺口的第二连接机构。从而,医生可以在第二连接机构将第二缺口打开时,观察患者的足趾部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机构为拉链。通过拉链实线第二缺口的开合,操作便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缺口沿下肢延伸的方向延伸。以便于第二缺口在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全面的观察患者的足趾部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缺口与第一缺口错位设置;第一缺口设有两个。
以避免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互影响,使得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长度能够设置得尽量长,从而便于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多的露出患者的下肢和足趾部,以便医生进行病情观察和换药;且设置两个第一缺口,一方面便于患者穿戴该下肢骨骼牵引保护套,另一方面,便于调整套体在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之后形成的直径,以适应不同体型患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1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作可发性聚丙烯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清洗剂生产防漏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