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1255.4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蓝晓;冯懿;张宏秋;邹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广东众和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10 | 分类号: | B01J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加氢 反应 过程 中的 催化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剂回收回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回用装置,包括反应器,上部设有一溢流口,底部设有回流口;沉降罐,上部设有一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溢流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回流口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反应器和沉降罐连通,使得反应器中的反应液夹带催化剂通过第一管路进入沉降罐,沉降罐中大颗粒的催化剂沉降到底部,低活性或者失活的催化剂悬浮在溶液中,沉降罐底部的大颗粒催化剂通过第二管路回到反应器中进行回用,实现了连续工序中的催化剂回用,既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也避免了将催化剂统一沉降回收再利用造成的能源和资源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剂回收回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雷尼镍又译兰尼镍,加氢催化剂,是一种由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的细小晶粒组成的固态异相催化剂。雷尼镍表面上是细小的灰色粉末,但从微观角度上,粉末中的每个微小颗粒都是一个立体多孔结构,这种多孔结构使得它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极大的表面积带来的是很高的催化活性。
在带有机械搅拌的反应器中进行加氢反应的工艺中,部分雷尼镍催化剂会在搅拌桨的拍打中粉碎而失活。在加氢反应工艺的后续处理步骤中,由于对雷尼镍催化剂全部作为杂质进行处理,会导致大量的固废产生,同时也造成部分未失活催化剂的浪费。通过对该催化剂中高活性部分进行回用可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能耗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回用装置,以解决雷尼镍催化剂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回用装置,包括:
反应器,上部设有一溢流口,底部设有回流口;
沉降罐,上部设有一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溢流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回流口通过第二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溢流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料口。
可选地,所述回流口的位置低于所述出料口。
可选地,所述沉降罐底部为倒圆锥形,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倒圆锥形的锥尖处。
可选地,所述反应器的顶部设有第一气相平衡口,所述沉降罐的顶部设有第二气相平衡口,所述第一气相平衡口与所述第二气相平衡口通过第三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沉降罐的中部设有清液出口,所述清液出口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料口,且高于所述出料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为直管。
可选地,所述反应器的内腔中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叶片位于所述内腔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反应器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反应器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伸入所述内腔中连接于所述搅拌器。
可选地,所述连续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回用装置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沉降罐内覆盖所述清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续加氢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回用装置,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将反应器和沉降罐连通,使得反应器中的反应液夹带催化剂通过第一管路进入沉降罐,沉降罐中大颗粒的催化剂因重力作用沉降到底部,低活性或者失活的催化剂由于机械搅拌产生碎末,悬浮在溶液中,沉降罐底部的大颗粒催化剂通过第二管路可以回到反应器中进行回用。上述过程是在连续加氢工艺过程中连续实现的,实现了连续工序中的催化剂回用,既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也避免了将催化剂统一沉降回收再利用造成的能源和资源的损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广东众和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广东众和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1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