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酸洗线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2293.1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锐创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19/01;F28F9/00;C23G3/00;B01D53/26;B01D46/1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何展提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酸洗 线换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酸洗线换热装置,涉及不锈钢酸洗线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尾气排放管、换热管和隔热外壳,其中尾气排放管上设置有过滤盒,换热管上设置有空压气泵;尾气排放管的放热管和换热管的受热管均设为螺旋管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气排放管上设置过滤盒,将高温尾气中携带的颗粒杂质和水汽进行吸收和过滤,减少排放污染;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空压气泵,便于主动吸收新鲜空气,为空气流入设备提供动力;通过将隔热外壳内的放热管和受热管均设置为螺旋管结构,扩大气体流程,使加热更彻底、均匀;通过将隔热外壳设置为夹层结构并在其中加设隔热保温板,增强保温隔热效果,避免热量散失和因外壳温度过高发生烫伤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酸洗线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锈钢酸洗线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现有技术来看,在不锈钢酸洗线工艺中,传统的热固溶段没有热回收功能,甚至热二次利用的效果微乎其微。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地提高及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这些,我们需要根据连续生产线的工作特点专门设计出适用于不锈钢酸洗线的换热设备。
由于在不锈钢酸洗线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尾气,如果将这些尾气直接排放,不仅仅会污染环境,更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而将这些高温尾气加以利用,用来为新鲜空气加热到500-600度后,可用来助燃,进而减少加热所需的天然气,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而在这个过程中的核心装置就是换热器,我们所需要的换热设备应具有排除尾气的同时为新鲜空气加热的作用。所以,根据上述要求我们设计处一种不锈钢酸洗线换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酸洗线换热装置,解决现有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不锈钢酸洗线换热装置,包括尾气排放管、换热管和隔热外壳,所述尾气排放管和换热管均与隔热外壳连接;所述尾气排放管和换热管均连通至隔热外壳内部;
所述尾气排放管包括集气管和排放管;所述集气管周侧面设有过滤盒,用来过滤高温尾气;所述过滤盒一表面设有安装槽口;所述安装槽口表面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一表面设有安装板;所述过滤板一表面设有若干滤孔;
所述集气管连通至隔热外壳内部;所述集气管一表面连接有放热管;所述放热管为螺旋管结构,延长放热过程,使换热更彻底;所述放热管一表面与排放管连接,并连通至隔热外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包括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至隔热外壳内部;所述出气管一表面连接有受热管;所述受热管为螺旋管结构;所述受热管一表面与进气管连接,并连通至隔热外壳外部;所述进气管周侧面安装有空压气泵,主动吸收外界新鲜空气,为空气流入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外壳为中空壳体结构;所述隔热外壳一表面设有维修门,便于对内部管道进行清理和检修;所述维修门一表面设有门把;所述隔热外壳的壳壁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设有隔热保温板,增强隔热保温效果,防止热量散失。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口与过滤板之间滑动配合,便于安装更换过滤板;所述安装板与过滤盒表面之间连接有若干安装螺栓,将过滤板固定于过滤盒表面;所述过滤板表面的滤孔孔径小于0.5毫米,有效过滤掉高温尾气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和水汽。
进一步地,所述放热管与受热管之间相互配合;所述放热管的螺旋外径小于受热管的螺旋内径,使放热管和受热管形成相互嵌套结构,使换热更彻底。
进一步地,所述维修门与隔热外壳之间折叠配合;所述隔热保温板表面和管道内壁表面均设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材质包括菱镁矿或石英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锐创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锐创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2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钻机底座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压力性损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