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微型器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2664.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8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夏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205;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于洪伟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孔 腹腔镜 阑尾 切除 手术 微型 器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微型器械系统,涉及单孔腹腔镜手术用辅助器械,包含有套管、圈拉器和套扎管,所述套管由管体和固定于其顶部两侧的指环组成,所述圈拉器包含有顺次连接的圈套、直杆和顶部指环,所述圈套设置为六边形的不锈钢丝圈,所述直杆外部套设置入引导器,所述置入引导器设置为一中空管件,沿直杆向下滑动时可将圈套收入腔内,所述套扎管设置为一直管,顶部设置把手,所述圈拉器和套扎管均可容置于套管的内腔。本实用新型用于牵拉和结扎阑尾,减少经脐单孔放置器械的数量,从而缓解器械拥挤问题,提高单孔手术的灵活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孔腹腔镜手术用辅助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微型器械系统。
背景技术
经脐单孔腔镜手术具有“隐瘢痕”的美容效果,但存在器械拥挤、操作困难等技术困境。近年来学者开始使用minilap、微抓钳等新型微型器械辅助单孔腔镜手术(俗称杂交单孔),以缓解单孔的器械拥挤,同时又保持或接近单孔“隐瘢痕”的腹壁美容效果。但目前市场上的微型器械用于单孔腔镜阑尾手术时尚存在诸多不足。例如minilap对阑尾的抓持力不足,或容易扎透阑尾加重腹腔污染,也不方便用于阑尾结扎,且属一次性用品,费用较高。微抓钳可反复使用,但次数有限,且价格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微型器械系统,用于牵拉和结扎阑尾,减少经脐单孔放置器械的数量,从而缓解器械拥挤问题,提高单孔手术的灵活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微型器械系统,包含有套管、圈拉器和套扎管,所述套管由管体和固定于其顶部两侧的指环组成,所述圈拉器包含有顺次连接的圈套、直杆和顶部指环,所述圈套设置为六边形的不锈钢丝圈,所述直杆外部套设置入引导器,所述置入引导器设置为一中空管件,沿直杆向下滑动时可将圈套收入腔内,所述套扎管设置为一直管,顶部设置把手,所述圈拉器和套扎管均可无间隙容置于套管的内腔。
所述套管的管体采用加长型平口注射针头,外径设置为2.3mm,内径设置为2.0mm,长度设置为12cm。
所述圈拉器的直杆直径设置为1.8mm,所述置入引导器中空管件的内径设置为2mm,外径设置为4mm。
所述套扎管的外径设置为1.8mm、内径设置为1.0mm。
所述套管与放置于之中的圈拉器或套扎管之间间隙设置为0.1mm。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圈拉套扎系统采用医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材质对人体无毒害,同时硬度和韧度都符合微型腹腔镜器械的需求;管道口进行了顿性处理,不易扎伤人体组织,术后管道可用毛细刷或毛细钢锉进行刷洗,达到院感要求;套管与放置其中器械的间隙微小(0.1mm),在术中很难产生漏气,符合腹腔镜手术的气密要求;进入腹腔的器械均有把手,既方便手术者把持,又可限制器械完全掉入腹腔;采用的三件器械即可辅助完成单孔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又大大缓解了器械拥挤问题,提高了手术的操作灵活,减少了医疗成本和操作时间,同时有足够的安全可靠性,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圈拉器进入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中心医院,未经泰安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2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载量水平垂直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钢筋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