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含水分的负离子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2872.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廖雨农;何团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南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唐弟;周佳 |
地址: | 52334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水分 负离子 产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富含水分的负离子产生装置,其包括有负离子电极和制冷器,负离子电极的放电端远离制冷器、且其附近设有凝水器,凝水器由导热材料制成,凝水器的末端贴靠于制冷器的冷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器的冷端降低凝水器的温度,使凝水器表面凝结水分,于负离子电极的放电端附近营造潮湿环境,实现在负离子电极的放电端产生高浓度负离子的同时、携带高水分空气释放出。本实用新型能产生出高浓度且富含水分的负离子,且不会产生臭氧危害,非常适用于车内、室内等半封闭环境,以及可直接、长时间、不间断的为用户提供高浓度负离子,具有应用范围广泛且使用非常安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离子产生装置,特别是一种能产生高浓度负离子且负离子中富含水分的负离子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产生的负离子可以带有更多的水分,市面上一些能产生负离子的产品如吹风机、美容仪等通过负离子发射电极冷凝空气中的水分,再分别在该发射电极及相对电极之间施加高压,利用电离空气的方式雾化负离子发射电极上所冷凝的水分,使得产生的负离子能携带雾化水分进入到空气中。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该方式在产生富含水分的负离子的同时,会因为发射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在空气中产生电晕,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氧气分子,经碰撞聚合为臭氧分子。该方式借鉴了传统臭氧产生法中的介质阻挡放电法,其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臭氧,臭氧具有杀菌灭活的作用,但是不能直接吸入人体肺部,直接吸入会引起肺泡上皮细胞破坏,过大的浓度和剂量会引发中毒反应,非常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上述这些负离子产品不适合用于车内、室内等半封闭环境营造富含负离子的环境,也不适合直接、长时间、不间断的为用户提供高浓度负离子,应用存在局限性及不安全性,非常有必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富含水分的负离子产生装置,其能产生出高浓度且富含水分的负离子,且不会产生臭氧危害,非常适用于车内、室内等半封闭环境,以及可直接、长时间、不间断的为用户提供高浓度负离子,具有应用范围广泛且使用非常安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富含水分的负离子产生装置,其包括有负离子电极和设于负离子电极附近的制冷器,所述负离子电极具有接线端和放电端,负离子电极的放电端远离制冷器,所述负离子电极的放电端附近设有凝水器,所述凝水器由导热材料制成,凝水器的末端贴靠于制冷器的冷端。
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负离子电极包括有1个或多个、其放电端设于制冷器冷端上方的中部,所述凝水器由金属导热材料制成、其具有设于制冷器冷端上方边部的凝水片,所述凝水片包括有1个或围绕负离子电极的放电端附近均匀分布的多个。进一步,所述凝水器还具有贴靠制冷器的冷端设置的凝水隔片,所述凝水片的底端连接于凝水隔片上,凝水隔片将负离子电极的放电端与制冷器的冷端隔离开。
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为一端具有放电口、另一端具有安装口的柱形壳体结构,装置外壳内具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装置外壳内靠近放电口端分隔成放电腔、靠近安装口端分隔成安装腔,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制冷片、其设于装置外壳的安装腔内且其冷端靠近横隔板,横隔板的中部具有1个或多个电极穿口、边部具有1个或多个凝水穿口,负离子电极的放电端由电极穿口穿入装置外壳的放电腔内,凝水器的凝水片由凝水穿口穿入装置外壳的放电腔内。
再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靠近设于制冷器热端。进一步,所述散热器是由多个散热片构成的柱形结构,散热器靠近制冷器的一端部上设有散热器安装壳,散热器安装壳的外侧壁上具有对称的2个弹性挂钩,装置外壳的底端侧壁上具有对称的2个卡口,散热器安装壳的2个弹性挂钩对应钩挂于装置外壳的2个卡口上、使散热器安装于制冷器的热端。
又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散热器远离制冷器的一端附近。进一步,所述装置外壳的放电腔的侧壁上具有1个或多个均匀分布的热风进口,散热风扇可将散热器的热量由热风进口送入放电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南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南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2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音玻璃面板
- 下一篇:一种淀粉干燥尾粉收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