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管网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3216.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弟;王明清;李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3F5/14;E03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网 检查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污管网检查井,其包括井筒,所述井筒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筒底部安装有井座,所述井座底部设置有沉泥室,所述井筒内径与所述井座内径相同,所述井筒中设置有上方开口的沉泥框,所述沉泥框能够沉入所述沉泥室中,所述沉泥框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吊耳,全部所述吊耳绕所述沉泥框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吊耳上连接有挂链,全部所述挂链远离吊耳一端共同连接在挂环上,所述挂环上设置有吊链,所述井筒靠近井盖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吊链远离所述挂环一端挂接在所述吊链上,所述井筒侧壁上设置有对沉泥框升降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沉降在沉泥座中的泥沙和杂物提升到井筒顶端,便于操作人员在井口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雨污管网检查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雨水和污水管网的建设和和改造愈发重要。在雨污管网建设过程中,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一般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设置检查井。传统检查井是通过砖砌或者混凝土浇筑成的井状构筑物。
公告号为CN2044355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检查井,包括井筒和井盖,井筒由内衬和外壳组成,内衬和外壳之间通过螺旋形加强筋连接;井筒的底部连接有沉泥座或连接头,沉泥座由沉泥室和接头组成,沉泥室与井筒同轴,接头与井筒垂直;底部连接有连接头的井筒的侧壁上通过马鞍形接头连接汇入管,马鞍形接头由内壁弧形板、外壁弧形板和连接短管连接而成,内壁弧形板与连接短管连接为一体,连接短管上设有外螺纹,外壁弧形板设有与连接短管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内壁弧形板设置在井筒的内侧筒壁上,外壁弧形板设置在井筒的外侧筒壁上并通过螺纹与连接短管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随检查井的使用,雨水或者污水中的泥沙、杂质在沉泥座中沉降汇聚,而沉降在沉泥座中的泥沙和杂物难以清理,为检查井的实际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污管网检查井,其能够将沉降的泥沙和杂物提升到井筒顶端,便于操作人员在井口进行清理,降低清理难度,提升清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污管网检查井,包括井筒,所述井筒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筒底部安装有井座,所述井座底部设置有沉泥室,所述井筒内径与所述井座内径相同,所述井筒中设置有上方开口的沉泥框,所述沉泥框能够沉入所述沉泥室中,所述沉泥框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吊耳,全部所述吊耳绕所述沉泥框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吊耳上连接有挂链,全部所述挂链远离吊耳一端共同连接在挂环上,所述挂环上设置有吊链,所述井筒靠近井盖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吊链远离所述挂环一端挂接在所述吊链上,所述井筒侧壁上设置有对沉泥框升降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检查井沉泥清理时,打开井盖,自挂钩上取下吊链,向吊链施力,吊链向上移动,吊链带动挂环上升,挂环带动挂链上升,挂链通过吊耳带动沉泥框上升,直至沉泥框上升至井口,对沉泥框中的泥沙和杂物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缓慢释放吊链,沉泥框在重力作用下复位,将吊链重新挂设在吊链上,关闭井盖,完成清理;设计的沉泥框以及带动沉泥框升降的吊链,使得泥沙沉降在沉泥框中,并能够随沉泥框一同提升到井筒顶端,便于操作人员在井口进行清理,有效降低清理难度,提升清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井筒内壁上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所述井筒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杆底壁上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中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井座中活动杆,所述沉泥框上设置有扩口外沿,所述扩口外沿上对应所述导向杆设置有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导向组件,使得沉泥框升降时,缺口与导向杆或者活动杆配合,对沉泥框进行限位,避免沉泥框转动导致吊链以及挂链旋转造成缠绕,进而引起沉泥框偏斜,卡在井筒之中无法移动,保证沉泥框能够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煤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3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容性设备末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加热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