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桩及使用该组合桩的基坑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3755.1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均;张杰;张钰晗;郦张峰;张意晗;余亮;陈怡;周泽炎;郦阳;邱锋;潘亚磊;薛飞;俞雪龙;严建亮;边灵吉;张喆瑜;朱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利均 |
主分类号: | E02D5/04 | 分类号: | E02D5/04;E02D5/08;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使用 基坑 围护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桩及使用该组合桩的基坑围护结构,组合桩包括H型钢桩体和板桩桩体;板桩桩体的宽度大于H型钢桩体的翼缘的宽度,且板桩桩体固定连接于H型钢桩体的翼缘的外侧。基坑围护结构,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组合桩和钢板桩。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提高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整体刚度,也能够使用现有的材料实现组合桩的制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围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桩及使用该组合桩的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追踪基坑围护结构以保证基坑内部能够正常作业。组合桩围护是基坑围护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包含有拉森钢组合桩围护结构、PC工法桩、HU工法桩等。
拉森钢组合桩施工方便,但是其施工完成后对土侧压力的抵抗强度并不大,当基坑深度过大时并不适用。相对应的出现了PC工法桩和HU工法桩来解决拉森钢组合桩刚度不足的缺点。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495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钢组合桩围护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替排布、并列连接的H形钢和帽形钢板;H形钢包括腹板和与腹板相互垂直的短翼缘板、长翼缘板,长翼缘板两侧边沿分别设置有第一扣合部和第一锁紧部;帽形钢板包括中心腹板,中心腹板两侧边沿分别向中心腹板的同一侧面倾斜向外延伸形成斜向肩部,两个斜向肩部以中心腹板的中轴线为轴对称设置,两个斜向肩部的边沿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延伸臂,两个延伸臂的边沿分别设置有第二扣合部和第二锁紧部,与第一扣合部和第一锁紧部配合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H形钢朝向基坑的长翼缘的长度较长,打入到土体过程中会造成长翼缘的变形,导致后期拉森钢组合桩的打入无法进行对中,施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组合桩,其具有增强整体刚度和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组合桩,包括H型钢桩体和板桩桩体;所述板桩桩体的宽度大于H型钢桩体的翼缘的宽度,且所述板桩桩体固定连接于H型钢桩体的翼缘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H型钢桩体采用H型钢,而H型钢是标准的钢结构构件,可以直接通过采购获得。相应的板桩桩体也能够通过采购获得,将市场上的结构进行固定组成形成作为整体的组合桩,能够降低重新开模进行制作异形桩体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组合桩直接通过打桩机打入到土体,相比于直接使用异形的H型钢或者板桩桩体,其具有更大的刚度,能够降低打桩过程中挠曲的概率。相比于HU工法,其中的H型钢和拉森钢板桩是份两次打入土体,使得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导致整体强度不高,且施工进度缓慢。而本申请提供的组合桩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板桩桩体和H型钢桩体的翼缘之间焊接固定,且H型钢桩体的翼缘位于板桩桩体的中部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方便快捷,在施工现场也够进行制作和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板桩桩体和H型钢桩体的翼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且H型钢桩体的翼缘位于板桩桩体的中部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具有很高的连接强度,能够提高板桩桩体和H型钢桩体之间连接强度,并且可以在现场进行组装,运输过程仍然可以板桩桩体和H型钢桩体单独进行运输和存放,降低了运输难度。同时,可以在现场进行不同宽度的板桩桩体的匹配,便于结构计算后的更换,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栓包括两端开口且中空设置的螺杆、套接于螺杆端部并与其螺纹配合的头部和套接于螺杆外部并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杆穿过板桩桩体和H型钢桩体设置,且头部的端面和螺母的端面分别抵紧于板桩桩体侧壁和H型钢桩体的翼缘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利均,未经张利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3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750kV输电双回路紧缩型转角塔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消声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