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型屋顶绿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4209.X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艺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E04D13/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屋顶 绿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屋顶绿化结构,其涉及屋顶绿化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屋顶绿化结构造成建筑高度增加、稳定性降低的问题,绿化结构的技术要点包括种植槽和填充在种植槽内的种植土层、设置在种植槽周侧的维护桩板、设置在维护桩板外侧的集水槽箱、设置在维护桩板内侧的给水槽道以及设置在给水槽道与种植土层之间的给水棉条,集水槽箱顶端贯穿设置有进水口,维护桩板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水孔道,通水孔道两端分别与集水槽箱和给水槽道底端相通,维护桩板上设置有用于自动封闭和开启通水孔道的自动启闭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来对绿化植物进行自动浇水,而且竖向占用空间小,不会过多增加建筑高度,减小了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屋顶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屋顶绿化是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屋顶绿化可以很好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现有申请号为CN20182208662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根屋顶绿化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种植层、防水层一和防根层,种植层和防水层一之间设置有排水结构和蓄水结构,排水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种植层下侧的水平的排水管,排水管的两端位于屋顶绿化结构外,排水管的上部设置有漏水孔,排水管外侧设置有透水性土工布层,蓄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水层一中的蓄水槽以及下端设置在蓄水槽槽底的吸水棉,蓄水槽和排水管连通,吸水棉的上端位于种植层中。雨天时,雨水在蓄水槽中蓄积,蓄满之后,过量的水会通过排水管排出结构外,避免涝死;干旱时,吸水棉将蓄水槽中的水供给绿植,避免绿植旱死。
但是,上述专利的蓄水槽均位于种植层下方,导致绿化结构整体在竖向的占用空间很大,从而造成房屋整体高度的增加,房屋重心上移,容易造成房屋结构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屋顶绿化结构,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来对绿化植物进行自动浇水,而且竖向占用空间小,不会过多增加建筑高度,减小了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型屋顶绿化结构,包括种植槽和填充在种植槽内的种植土层,还包括设置在种植槽周侧的维护桩板、设置在维护桩板外侧的集水槽箱、设置在维护桩板内侧的给水槽道以及设置在给水槽道与种植土层之间的给水棉条,所述集水槽箱顶端贯穿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维护桩板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水孔道,所述通水孔道两端分别与集水槽箱和给水槽道底端相通,所述维护桩板上设置有用于自动封闭和开启通水孔道的自动启闭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雨水会经由进水口进入到集水槽箱中,从而雨水得以被储藏,同时集水槽箱的一部分水经过通水孔道进入到给水槽道中;在非下雨天的时候,一旦种植土层中的水分含量过低,给水棉条会将给水槽道中的水输送到种植土层中,从而对植物实现自动浇水;同时,一旦给水槽道中的水量过少,自动启闭件可以将通水孔道打开,使得集水槽箱中的水进入到给水槽道中,直至给水槽道内的水量达到规定值,自动启闭件会关闭通水孔道,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来对绿化植物进行自动浇水,而且竖向占用空间小,不会过多增加建筑高度,减小了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启闭件包括动力浮头、拉绳和封板,所述通水孔道的顶端设置有滑移容槽,所述封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滑移容槽槽壁上;当所述封板向下滑移至终点时,所述封板封闭通水孔道;所述动力浮头放置在给水槽道内,所述给水槽道的外侧顶壁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贴合维护桩板设置,所述安装块和维护桩板内设置有拉动槽,所述拉动槽为倒凵字型,所述拉动槽的位于安装块内的底端向下贯穿给水槽道顶壁,所述拉动槽位于维护桩板内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滑移容槽内,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动力浮头顶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拉动槽与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绳沿拉动槽的延伸方向滑移设置在拉动槽中且绷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艺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艺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4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镁棒铸造工装
- 下一篇:一种建筑绿化用给排水节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