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单气室系统的C型燃料罐及其运输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6964.1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9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赟德;王施慧;李杰;孙大巍;张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恩杰气体(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0 | 分类号: | F17C3/00;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新加坡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单气室 系统 燃料 及其 运输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单气室系统的C型燃料罐及其运输船,C型燃料罐包括燃料罐和输料平衡单元,其中,燃料罐,包括罐体和纵舱壁,纵舱壁设置于罐体的内腔中;输料平衡单元,设置于燃料罐内,其包括平衡件和输料件,输料件设置于罐体内,而输料件与平衡件配合相连;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平衡结构将左右两腔室连通,从而简化气室系统结构,起到合二为一的效果;并且针对简化的系统调整了配套的输送泵及泵管的连接,降低了制造成本,单气室系统在提高燃料罐安全性的同时也更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单气室系统的C型燃料罐及其运输船。
背景技术
目前船用大型C型燃料罐分为左、右腔室且为独立腔室,中间有纵舱壁隔开,该构件布置紧密且无开孔,横向设有制荡舱壁,承受较大的液舱晃荡压力,重量较重。纵舱壁上设有较多的桁材和扶强材,构件布置较密,结构重量较重,建造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左、右独立腔室的顶部各设有气室,所有从燃料舱出来的管线都要布置在气室上方,并配有压力仪表、液位仪表、温度仪表、安全阀等。气室上方的管道及仪表需要封闭的空间,并设通风装置,要求每秒换气30次(这个密闭空间称为Tank ConnectionSpace简称TCS),两气室外各有一套TCS系统,而此系统占地大,造价高,距离远且操作不方便,危险系数大。并在独立腔室内各有一套深井泵,安装时泵的主机安装在燃料罐外,整个泵连同泵管直接吊装进去进燃料罐腔室中,但此时泵管不能弯曲,因此C型燃料罐必须要安装两套深井泵及泵管,并且安装精度要求高,因此制造成本也随之大幅提高。
而在作为大型运输船的燃料罐时,根据IGF/IGC规范要求,LNG(液化天然气)液体在燃料罐中最大的充装率为98%,燃料罐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在产生15度的横倾,0.015L(L表示船体长度)纵倾时,两个双瓣罐内部顶部局部位置将产生气穴。如果产生气穴,可能会导致燃料罐罐体内部压力增加,从而增加燃料罐的使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C型燃料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单气室系统的C型燃料罐,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减少单气室系统及输料泵来简化燃料罐结构,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单气室系统的型燃料罐,此型燃料罐包括燃料罐和输料平衡单元,其中,燃料罐,包括罐体和纵舱壁,所述纵舱壁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腔中;输料平衡单元,设置于所述燃料罐内,其包括平衡件和输料件,所述输料件设置于所述罐体内,而所述输料件与所述平衡件配合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单气室系统的型燃料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罐体包括左罐体和右罐体,所述左罐体和右罐体的径向截面均呈大于半圆的型,且二者的型开口对称相连,形成整体,内部形成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单气室系统的型燃料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左罐体和右罐体的形状相同,所述左罐体的中部呈直筒状,且中部的两端呈半球体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单气室系统的型燃料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纵舱壁安装于所述左罐体和右罐体的型开口连接处,且位于所述空腔内,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纵舱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单气室系统的型燃料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平衡件包括单气室系统、集气包和平衡结构,所述单气室系统设置于所述左罐体/右罐体的型顶部侧壁上,而所述集气包设置于所述右罐体/左罐体的型顶部上,而所述平衡结构位于所述空腔内,其中部贯穿所述通孔,两端各自延伸在所述单气室系统和集气包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恩杰气体(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星恩杰气体(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6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