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7683.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6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欣欣;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沈锋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硅胶 生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通过导向柱与上模相连;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内分别设置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的上模仁和下模仁共同形成型腔,所述的上模座表面设置硅胶入料口;所述的上模座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与硅胶入料口之间设置有按压往复机构;所述的安装座底部设置有流道室;所述的流道室内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与硅胶入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硅胶入料口,可以根据需要按压调整硅胶入料口与每个硅胶入料流道的连通,从而达到分流的目的。当液态硅胶实现分流之后,会从不同的浇注口流进型腔内,防止流量过大所引发的流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硅胶模具大多是人工压合型,这类模具需要人工添加液态硅胶,因此生产效率低,工业全自动化的理念相悖;射出型的硅胶注塑模具能提高生产效率,取代人工添加液态硅胶,但是由于液态硅胶具有热固性,市面上的硅胶注塑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总有少量液态硅胶在模具的流道中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凝固成型。现有的硅胶模具的硅胶流道,硅胶在流道内流动时,可能由于流道较为单一,不能进行分流,导致硅胶过于密集,造成硅胶结块堵塞流道的情况,且无法对硅胶在流道内流通的份量调整,使得使用人员不方便操作,影响产生效率。因此,有待设计一种可以达到分流效果的硅胶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起到良好的分流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的一种多功能硅胶生产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通过导向柱与上模相连;所述的上模和下模座内分别设置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的上模仁和下模仁共同形成型腔,所述的上模表面设置硅胶入料口;所述的硅胶入料口与流道连通;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与硅胶入料口之间设置有按压往复机构;所述的安装座底部设置有流道室;所述的流道室内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与硅胶入料口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与安装座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硅胶入料呈圆柱形;所述的硅胶入料口下侧开设有若干长条孔;所述的按压往复机构包括固定凸沿和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长条孔沿所述硅胶入料口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固定凸沿分布于所述的硅胶入料口外侧;所述的弹簧连接于固定凸沿与安装座底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互隔离;所述的第一腔室底部与第一流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上下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的硅胶入料口通过按压运动于通孔之内。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腔室与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连接有浇铸口。
优选的,所述的硅胶入料口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凸沿;环形凸沿与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侧壁相接触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的上模表面设置有滑动卡扣;所述的硅胶入料口周向上设置有定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硅胶入料口,可以根据需要按压调整硅胶入料口与每个硅胶入料流道的连通,从而达到分流的目的。当液态硅胶实现分流之后,会从不同的浇注口流进型腔内,防止流量过大所引发的流道堵塞。同时,拆卸安装座,可以方便的对硅胶入料口进行清洗、疏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A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7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垃圾桶的转盘机构和垃圾房
- 下一篇:一种油网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