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7958.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9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屈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管 插管 切开 患者 过度 通气 纠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包括人工鼻和纠正组件,人工鼻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过滤元件,壳体的下端设置用于连接气管的连接管,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纠正组件包括空气进气管和二氧化碳储罩,空气进气管的下端与壳体的空气进口对接,二氧化碳储罩可拆装罩设在空气进气管的上端,所述二氧化碳储罩的罩体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密度以及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装的二氧化碳储罩进行过度通气的纠正,当患者出现过度通气时,将二氧化碳储罩罩在空气进气管上即可,增加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起到纠正过度通气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治疗中,为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时,常常需要采用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中,在呼吸道埋入下呼吸道辅助管,气管切开改善了病人的呼吸,气管植入切管后,空气不经过上呼吸道的湿润和加热直接进入肺部,因此需要接入人工鼻进行辅助呼吸,避免肺部感染。
在临床中,对于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患者,在自主呼吸状态下,往往会出现过度通气的现象,引起呼吸频率加快,使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加,而CO2是血液中H2CO3的原材料,所以血液H2CO3减少,导致血液酸碱平衡失调,进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对病人健康危害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包括人工鼻和纠正组件,人工鼻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过滤元件,壳体的下端设置用于连接气管的连接管,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纠正组件包括空气进气管和二氧化碳储罩,空气进气管的下端与壳体的空气进口对接,二氧化碳储罩可拆装罩设在空气进气管的上端,所述二氧化碳储罩的罩体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且通气孔的密度以及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人工鼻的壳体上开设置有吸氧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人工鼻的壳体上开设置有湿化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空气进气管上开设有雾化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孔的最大孔径为0.8cm,通气孔的最小孔径为0.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氧化碳储罩的罩体上由上至下设置有7圈通气孔,相邻两圈通气孔的孔径相差0.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相邻两圈通气孔之间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氧化碳储罩与空气进气管之间通过挂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氧化碳储罩的材质为塑料或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空气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有挡圈。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7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装修用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镜护理用防感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