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7959.2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2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薛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B08B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刘立烈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凸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清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侧端中心位置开设滑槽,滑槽中靠近后端面边缘处设凹槽,凹槽中设连接槽,滑槽中设刮板,刮板底部设弧形板,弧形板下方设橡胶块,螺纹孔中均设紧固螺栓,凹槽中设刷板,滑杆穿过连接槽,固定板后端面中间位置设有握把;该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刮板在固定中滑动连接,紧固螺栓在通槽中移动,便于将刮板固定在滑槽中,使刮板底部伸出不同长度,便于应对皮肤上大小不同凸起,橡胶块防止直接接触皮肤凸起,橡胶块配合便于拆卸更换,刷板与刮板底部紧密贴合,使用者推动刷板,便于将刮板上的污浊物清理,避免使用者接触造成细菌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清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皮肤性疾病诊断治疗时常常需要清刮病灶,医务人员手持刀片缓慢刮磨,在清理过程中,容易接触医护人员容易接触到清刮的皮肤;
现有技术中,面对不同皮肤上凸起,医护人员一般都是手动清刮,增加细菌感染的风行,如此操作费时费力,有时力度也不好掌握,伤害到皮肤,且在清刮后污浊物,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包括固定板、刮板和紧固螺栓,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开设有向左右连通的滑槽,所述固定板上沿着竖直方向对称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所述滑槽中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上与通槽相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从所述固定板的前端穿入所述通槽,再穿过所述螺纹孔后,从所述固定板的后端的所述通槽穿出;所述刮板底部设有弧形板,且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滑槽外;所述弧形板外表面上套设有橡胶块;所述固定板后端面设有握把。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开设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凹槽,所述固定板后端面开设与所述凹槽连通的连接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刷板,所述刷板后端面设有滑杆,所述滑杆能滑动的穿过连接槽,所述滑杆的末端上设有凸块。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块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橡胶块通过所述弧形槽套设在所述弧形板外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握把与固定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握把末端上还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与握把粘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的宽度与刮板的宽度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宽度与刷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滑杆与刷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滑杆的宽度与连接槽宽度相适配,所述滑杆与凸块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握把配合防滑套便于使用者手动拿取整个装置,便于对皮肤进行清刮操作,刮板在固定板中滑动连接,通过紧固螺栓与螺纹孔的连接,紧固螺栓在通槽中移动,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紧固,便于将刮板固定在滑槽中,让刮板底部伸出不同长度,便于应对皮肤上大小不同的凸起,刮板底部配设弧形板,便于粘接橡胶块,防止直接接触皮肤凸起,刮板硬度大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橡胶块配合便于拆卸更换,刷板与刮板底部紧密贴合,使用者推动刷板,便于将刮板上的污浊物清理,避免使用者接触造成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凸起物的清刮机构刮板以及紧固螺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以及刷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7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