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9019.7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6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24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胸 外科 护理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由防护壳和集液瓶组成,所述防护壳的底壁与支撑架顶壁的中央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对称分布在防护壳的两侧的暖热器,每组所述暖热器的内腔中均安装有进气风机和电热丝;所述支撑架的其中一侧固定粘接有两组相互平行的手推杆,所述防护壳顶壁的中央竖直安装有中转管,所述中转管上固定连接有与之相通的引流管。该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通过设置了暖热器、进气风机和电热丝,使两组暖热器内的进气风机和电热丝工作,将热空气不断送向病人身体周围,使病人在引流时受凉的概率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腔闭式引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医院内需要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体内存有不良积液的病人进行引流,这会用到相关的引流装置。但目前,在对病人进行引流时其身体的一部分会直接暴露在外,因此会很容易受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由防护壳和集液瓶组成,所述防护壳的底壁与支撑架顶壁的中央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对称分布在防护壳的两侧的暖热器,每组所述暖热器的内腔中均安装有进气风机和电热丝;
所述支撑架的其中一侧固定粘接有两组相互平行的手推杆,所述防护壳顶壁的中央竖直安装有中转管,所述中转管上固定连接有与之相通的引流管,所述支撑架上竖直安装有穿过其两侧和防护壳底壁的排液管。
优选的,每组所述暖热器远离手推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喷气嘴,所述暖热器和喷气嘴内腔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安装有防尘罩,所述喷气嘴远离暖热器一侧的开口收窄。
优选的,所述集液瓶收纳在防护壳的内腔中且其瓶口竖直向上,所述中转管的一侧伸入支撑架的内腔中且置于集液瓶瓶口的正上方,所述中转管和排液管上均安装有控制其开合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内腔的开口开设在其侧面,其内腔开口处设有铰链,所述防护壳通过铰链与封闭防护壳内腔开口的封闭板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内腔底壁的两侧均开有斜坡,两组所述斜坡靠近排液管的一侧均倾斜向下且分别与排液管顶壁的两侧相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壁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转轴与支架传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内侧安装有一组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通过设置了暖热器、进气风机和电热丝,使两组暖热器内的进气风机和电热丝工作,将热空气不断送向病人身体周围,使病人在引流时受凉的概率大大降低;通过设置了中转管、排液管和两组阀门,合理控制两组阀门的开关,可分别利用中转管和排液管控制积液并将积液顺利排出,使积液不会聚集在防护壳内腔;通过设置了中转管、防护壳和集液瓶,当集液瓶内的积液快满时关闭中转管上的阀门,即可马上更换集液瓶并继续引流,从而便于使引流的过程更顺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机构的竖直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暖热器的竖直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艳,未经刘华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9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流管管道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创伤骨科冷敷装置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