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深紫外LED灭菌消毒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9100.5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3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林科紫外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F21V29/54;F21V29/67;F21V29/71;F21V29/83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深紫 led 灭菌 消毒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深紫外LED灭菌消毒器,包括外壳、深紫外LED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照射窗口,所述外壳中设置有散热腔体;所述深紫外LED组件包括基板和多个LED模组,所述LED模组包括封装支架和多个封装在所述封装支架上的深紫外LED芯片;所述LED模组通过所述封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上;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腔体中并用于对所述基板降温散热,所述深紫外LED芯片位于所述照射窗口处。实现手持照射表面高效灭菌消毒,由于该装置具有照射方向和照射面积和距离可控,以此对周围环境和人不会造成污染和紫外辐射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深紫外LED灭菌消毒器。
背景技术
紫外线照射杀菌是一项非常成熟的物理杀菌技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灭菌原理是当紫外线照射致病微生物时,会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引起分子链断裂、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使它失去正常复制达到繁殖目的,这是微生物被灭活的机理。
而针对现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用户外出时,深紫外LED灯因能够随身携带更为广泛的使用。紫外杀菌的必要条件是:(1)紫外线照射的波长;(2)杀菌表面的照射剂量。有效的杀菌波长为200-280nm,而对各种细菌和病毒,灭菌所需的照射剂量不同,根据国家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杀灭一般细菌,要求的照射剂量为:10000uW.S/cm2 (1万微焦耳);杀灭细菌芽孢,要求的照射剂量为:100000 uW.S/cm2 (10万微焦耳);杀灭病毒要求的照射剂量为:介于10000 uW.S/cm2 (1万微焦耳)- 100000 uW.S/cm2 (10万微焦耳) 之间。因此,紫外线杀菌在波长适用的基础上,杀菌的效率取决于辐照度的高低。但是,受深紫外LED灯辐射功率的限制(目前深紫外LED灯为毫瓦级,远不及比传统汞灯(高达瓦级)),深紫外LED灯因功率较低导致杀菌效率较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杀菌效率高且便于携带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杀菌方式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深紫外LED灭菌消毒器,实现便于用户外出携带并提高灭菌消毒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手持式深紫外LED灭菌消毒器,包括外壳、深紫外LED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照射窗口,所述外壳中设置有散热腔体;所述深紫外LED组件包括基板和多个LED模组,所述LED模组包括封装支架和多个封装在所述封装支架上的深紫外LED芯片;所述LED模组通过所述封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上;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腔体中并用于对所述基板降温散热,所述深紫外LED芯片位于所述照射窗口处,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深紫外LED组件在距离所述照射窗口不超过1cm的范围内的辐照度不低于80mW/ cm2。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腔体中还设置有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与所述深紫外LED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电控板和所述深紫外LED组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模块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蓄电池;或者,所述供电模块为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电源线。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一散热部件,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一散热部件位于所述散热腔体中,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分别连通所述散热腔体;在所述第一风扇的作用下,外壳空气经由所述第一通风口进入到所述散热腔体中并与所述第一散热部件换热后从所述第二通风口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林科紫外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林科紫外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9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真空储物罐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花弹加热非燃烧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