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黄变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9192.7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侍晓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求实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1/04 | 分类号: | B32B11/04;B32B27/32;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黄变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黄变膜,包括支撑腿、转动滚筒架和交叉膜滚筒;将硬腈酸包覆在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的下端表面,能够使得硬腈酸包覆二氧化钛的表面,使其不和沥青接触,进一步的聚乙烯醇掺杂在硬腈酸的内部,然后在聚乙烯醇的下端表面涂覆一层PVDC乳液涂层,能够将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达到抗黄的效果;将高聚物自粘橡胶沥青膜和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双层强力叠加,使得薄膜整体具有更高的撕裂强度和尺寸稳定性,防水性能更优于普通薄膜,纵横交错的结构层有效解决了薄膜施工后容易起皱起鼓的现象,在结合相关的技术处理,具有抗紫外线照射的性能,即使施工后长时间暴露,也不会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敷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黄变膜。
背景技术
白色的强力交叉膜和沥青接触后,由于白色膜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钛(TiO2)和沥青中的氮氧化合物反应,会使得薄膜使用时变黄。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抗黄变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黄变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黄变膜,包括支撑腿、转动滚筒架和交叉膜滚筒;所述交叉膜滚筒的两侧端部均设有转动滚筒架,且转动滚筒架的下侧端部均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下侧端部均设有行走轮,且交叉膜滚筒上卷裹有高聚物自粘橡胶沥青膜,高聚物自粘橡胶沥青膜的内侧强力叠加有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且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的下端刷覆有硬腈酸,且硬腈酸的内部设有有聚乙烯醇,且聚乙烯醇的下端表面涂覆一层PVDC乳液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的内部设有纵横交错的结构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乙烯醇掺杂在硬腈酸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腈酸包覆在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的下端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叉膜滚筒转动安装在转动滚筒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硬腈酸包覆在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的下端表面,能够使得硬腈酸包覆二氧化钛的表面,使其不和沥青接触,进一步的聚乙烯醇掺杂在硬腈酸的内部,然后在聚乙烯醇的下端表面涂覆一层PVDC乳液涂层,能够将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达到抗黄的效果;将高聚物自粘橡胶沥青膜和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双层强力叠加,使得薄膜整体具有更高的撕裂强度和尺寸稳定性,防水性能更优于普通薄膜,纵横交错的结构层有效解决了薄膜施工后容易起皱起鼓的现象,在结合相关的技术处理,具有抗紫外线照射的性能,即使施工后长时间暴露,也不会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抗黄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抗黄变膜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抗黄变膜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聚物自粘橡胶沥青膜、2-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3-硬腈酸、4-聚乙烯醇、5-PVDC乳液涂层、6-结构层、7-行走轮、8-支撑腿、9-交叉膜、10-转动滚筒架、11-交叉膜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求实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求实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9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温石墨烯强力交叉膜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输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