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内置耐高温船用板翅式空水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2340.0 | 申请日: | 202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5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常宇飞;徐立;徐再霞;徐建;殷昌盛;曹永佳;朱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9/04 |
代理公司: | 泰兴市致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孙军 |
地址: | 22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内置 耐高温 船用板翅式空 水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内置耐高温船用板翅式空水冷却器,壳体顶部侧边设置连接法兰;所述进风腔内设置由前部对应连通换热腔的风机,所述换热腔的壳体前侧面开口,换热腔内设不超出开口下边的支撑导轨架,板翅式换热器由开口经支撑导轨架导向插接并支撑在换热腔内,壳体前侧面上经螺钉锁紧在壳体上呈压紧板翅式换热器定位支撑在换热腔内的状态,换热腔后部连通出风腔;所述板翅式换热器垂直投影在支撑导轨架内,支撑导轨架底部设置为接水盘结构,接水盘结构外接排水管。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可内置安装在电机内,高效换热,便于组装拆卸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具体说是电机内置耐高温船用板翅式空水冷却器。
背景技术
大型电机的冷却传统采用空水冷却器,将电机内热空气送风进冷却器,与水换热器进行换热后送回电机。现有的空水冷却器大都为外置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且外接管路送风繁琐,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可内置安装在电机内,高效换热,便于组装拆卸维护的电机内置耐高温船用板翅式空水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内置耐高温船用板翅式空水冷却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前后依次分割为进风腔、换热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底部设置进风口,出风腔底部设置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侧边设置连接法兰;所述进风腔内设置由前部对应连通换热腔的风机,所述换热腔的壳体前侧面开口,换热腔内设不超出开口下边的支撑导轨架,板翅式换热器由开口经支撑导轨架导向插接并支撑在换热腔内,壳体前侧面上经螺钉锁紧封框板在壳体上呈压紧板翅式换热器定位支撑在换热腔内的状态,换热腔后部连通出风腔;所述板翅式换热器垂直投影在支撑导轨架内,支撑导轨架底部设置为接水盘结构,接水盘结构外接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底部的壳体下方设置漏水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耐高温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封框板上开有对应板翅式换热器外接管口的孔口,或封框板中部镂空对应板翅式换热外接管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壳体顶部的连接法兰可下挂连接在电机内腔上方,由下部进风腔进风口进风,经换热腔的板翅式换热器换热后通过出风腔出风口送回电机内腔,板翅式换热器由换热腔前侧面开口插接安装进换热器,并经支撑导轨架支撑,配合封框板锁紧螺钉压接板翅式换热器实现其在换热腔内定位安装,其组装维护便捷,且板翅式换热器底部接水盘有效承接冷凝水并由漏水报警器进行报警监控,进一步提高在电机内置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1、壳体2、连接法兰3、进风腔4、进风口5、耐高温风机6、换热腔7、板翅式换热器8、支撑导轨架9、接水盘10、封框板11、漏水报警器12、出风腔13、出风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电机内置耐高温船用板翅式空水冷却器包括电机1、壳体2、连接法兰3、进风腔4、进风口5、耐高温风机6、换热腔7、板翅式换热器8、支撑导轨架9、接水盘10、封框板11、漏水报警器12、出风腔13、出风口14。壳体1顶部侧边设置连接法兰3用于挂接在电机1上腔,壳体1内前后依次分割为进风腔4、换热腔7和出风腔13,进风腔底部设置进风口5,出风腔底部设置出风口14,进风腔4内设置由前部对应连通换热腔的耐高温风机6,换热腔7的壳体前侧面开口,换热腔内设不超出开口下边的支撑导轨架9,板翅式换热器8由开口经支撑导轨架导向插接并支撑在换热腔内,壳体前侧面上经螺钉锁紧封框板11在壳体上压紧板翅式换热器8定位支撑在换热腔内,换热腔7后部连通出风腔13;板翅式换热器垂直投影在支撑导轨架内,支撑导轨架底部设置为接水盘10结构,接水盘结构外接排水管,接水盘底部的壳体下方设置漏水报警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2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