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2353.8 | 申请日: | 202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贺丹林;徐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萍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B13/04;B05B14/43;B05B1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2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化 设备 静电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底座、除杂框、固定框、螺母块和排污口,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固定有除杂框,所述除杂框的上方固定有输料框,所述输送带一侧输料框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螺母块的底部固定有气缸,所述固定框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储液箱,所述固定框顶部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收集框。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对运维装置喷涂防静电液时的均匀滚涂功能,实现了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对喷涂防静电液过程中气体的收集及净化功能,而且实现了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对喷涂防静电液时残余液体的清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运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现象,严重时则容易导致装置内部电子元件损坏,因此在运维装置结构过程中,则需要使用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对运维装置外表面进行喷涂防静电液,从而使运维装置产生防静电效果。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防静电一体化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在对运维装置喷涂防静电液时不够均匀,从而很容易导致喷涂过程中效果不均匀造成防静电效果不良的现象;
2、传统的此类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喷涂防静电液过程中很少实现气体的收集及净化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有害气体过多造成工作人员呼吸道受伤的现象;
3、传统的此类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少设置防静电液残余液体的清洁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液体残余过多造成防静电液变质污染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喷涂过程中效果不均匀造成防静电效果不良的现象、有害气体过多造成工作人员呼吸道受伤的现象以及液体残余过多造成防静电液变质污染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息化运维设备防静电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底座、除杂框、固定框、螺母块和排污口,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固定有除杂框,且除杂框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并且除杂框表面远离控制面板的一侧开设有可视窗,所述除杂框的内部铰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排污口,并且排污口的一端贯穿除杂框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除杂框的上方固定有输料框,且输料框内部的两端皆铰接有辊轴,并且相邻辊轴之间缠绕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一侧输料框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下方除杂框内部的两侧皆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输料框的上方固定有固定框,且固定框顶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并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有皮带轮,所述固定框顶端的内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块,所述螺母块的底部固定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框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储液箱,所述固定框顶部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收集框,且气体收集框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净化机构,且气体收集框的一侧固定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风机,并且第二风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缸一侧固定框的表面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有气体收集罩,且气体收集罩的内部固定有微型风机,并且微型风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气体收集框以及气体收集罩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体净化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硅藻吸附层、过滤板、第一风机、排风口以及活性炭层,所述气体收集框内侧壁铰接有过滤板,所述气体收集框内部过滤板的下方填塞有硅藻吸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萍,未经胡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2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可拆卷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地基施工用混凝土浇筑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