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缆预警用多线路数据采集器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3884.9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9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卢接桦;邓伟锋;范合江;陈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12;H01R13/52;H01R13/639;H01R13/72;G02B6/46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高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缆 预警 线路 数据 采集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缆预警用多线路数据采集器连接结构,包括采集器本体和电线,所述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采集器本体的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采集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凹槽的正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接头的一端依次贯穿凹槽和连接槽并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通信技术领域。该用于光缆预警用多线路数据采集器连接结构,可实现将防护罩套设在接头上,对防护罩进行限位固定,既可避免接头以及电线在连接采集器本体时脱落的问题,同时也防止水分进入到连接槽内部,再加上盖板以及密封垫对凹槽进行封闭,双重防水且加强了电线连接的稳固性,为后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光缆预警用多线路数据采集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即: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和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
数据采集器内装有一个WINCE、windows mobile或andrios操作系统,内置无线通讯模块(WIFI,GPRS或Bluetooth),工业数据采集器采用高性能激光扫描引擎、高速CPU处理器,具备防水、防摔及抗压等能力,采集器带独立内置内存、显示屏及电源。
在对通信光缆进行检测工作时,通常都会使用到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上连接有多条线路,而这些电线大都采用即插即拔的方式与采集器进行连接的,这样的方式使得电线受到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脱落,再加上使用过程中对采集器的运输,电线与采集器之间更容易分离,造成了后续信息采集的中断,影响数据采集器的正常使用,同时现有电线与采集器设有的单一防水机构,防水性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缆预警用多线路数据采集器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缆预警用多线路数据采集器连接结构,解决了采用即插即拔的方式将电线与采集器进行连接,容易使得电线受到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脱落,使用过程中对采集器的运输,电线与采集器之间更容易分离以及现有采集器与电线之间的防水性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光缆预警用多线路数据采集器连接结构,包括采集器本体和电线,所述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采集器本体的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采集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凹槽的正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接头的一端依次贯穿凹槽和连接槽并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所述接头的表面且位于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内壁两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安装块的表面相接触,所述防护罩的底部且位于接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表面与凹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竖杆,且竖杆的表面通过紧固垫圈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采集器本体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采集器本体的背面且位于凹槽的外围开设有密封槽,所述盖板的背面开设有与密封槽相适配的密封垫,所述采集器本体的背面且位于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盖板背面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与螺纹杆相适配的卡环,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卡环的背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与电线相适配的通孔,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3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