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燕尾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4348.0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欣陶然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6 | 分类号: | E04B7/06;E04D1/30;E04D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燕尾脊结构,包括有金属制成且利用地钉固定在主大脊上以用于起主要连接作用的预留固定件、由铜条制成且一端通过螺栓锁付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预留固定件上以用于做主要支撑载体的金属制燕尾骨架、包裹于铜条远离预留固定件的一端上以用于形成燕尾脊结构主要外形的水泥砂浆塑形层以及覆盖在预留固定件上以用于遮掩预留固定件的水泥砂浆遮掩部;其中,金属制燕尾骨架远离预留固定件的一端悬空设置且向上翘曲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取代传统燕尾脊结构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燕尾脊结构。
背景技术
燕尾脊是闽南传统建筑中起着重要的角色,闽南红砖古明居的正脊多半呈弧形曲线设置,且正脊的两端吻头往上翘起,类似上弦月形,尾部尖细开叉呈“燕尾式”造型,因此称为燕尾脊,也称正脊,是闽南传统建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尽管随着城镇化发展,闽南红砖古明居等闽南传统建筑的数量正在减少,但是在福建地区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宗族祖厝、部分观光建筑、农村宅基地建筑等,因此,传统燕尾脊结构仍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但是,传统燕尾脊的工艺手法和传统材料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被人们忘光,很难找到传统材料和工艺,导致现有闽南古厝的燕尾脊结构较难以复现,使得闽南红砖古明居正在逐渐消失,因此急需一种新的燕尾脊结构来维持闽南红砖古明居的市场和传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燕尾脊结构,其具有代替船体燕尾脊结构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燕尾脊结构,包括:
预留固定件,所述预留固定件设置于主大脊上;
金属制燕尾骨架,所述金属制燕尾骨架一端固定于预留固定件上,所述金属制燕尾骨架的另外一端向上翘曲设置;
水泥砂浆塑形层,所述水泥砂浆塑形层包裹于金属制燕尾骨架上,所述金属制燕尾骨架与预留固定件连接的一端伸出水泥砂浆塑形层外;
以及水泥砂浆遮掩部,所述水泥砂浆遮掩部与主大脊相接且覆盖于预留固定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金属制成的金属制燕尾骨架强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弯折能力,使得完全成型后的燕尾脊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确保燕尾脊的使用寿命,利用预留在主大脊上的预留固定件变故金属制燕尾骨架固定在主大脊上,利用水泥砂浆塑形层能够作为文雕载体使用,使得成型后的燕尾脊结构能够根据施工要求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利用水泥砂浆遮掩部能够起到遮掩金属制燕尾骨架与预留固定件的效果,使得水泥砂浆塑形层与主大脊能够浑然一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留固定件由金属制成,所述预留固定件利用地钉固定在主大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地钉能够快速的将金属制成的预留固定件快速固定在主大脊上,且能够确保预留固定件与主大脊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确保燕尾脊的承载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金属制燕尾骨架由铜条弯曲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条抗氧化能力强,不易生锈,且任性强,可塑性高,便于弯曲形成金属制燕尾骨架,并且铜条冷热变化后不易胀筋,不会对水泥砂浆塑形层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金属制燕尾骨架伸出水泥砂浆塑形层的一端采用螺栓锁付的方式与预留固定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锁付方式能够快速实现金属制燕尾骨架与预留固定件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金属制燕尾骨架上包裹有铜网,所述水泥砂浆塑形层包裹于铜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欣陶然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欣陶然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4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教室
- 下一篇:一种沥青均匀洒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