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散热孔的微型CT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5412.7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蔚;倪龙海;周天翊;谢舒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生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郑冲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微型 ct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散热孔的微型CT设备,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壳体中安装有铅隔板,内腔包括位于铅隔板前方的前腔和位于铅隔板后方的后腔,前腔中安装有机械单元,机械单元包括X光机和平板探测器,后腔中安装有与机械单元相连接的电气单元,壳体上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与后腔相通,且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尼龙支撑座,壳体上设有检测口,壳体上安装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检测口的活动门,且活动门通过铰链与壳体铰接,活动门上安装有铅玻璃。本实用新型利用铅隔板将后腔与前腔隔开,以避免前腔中机械单元产生的辐射等通过后腔及散热孔向外辐射,从而保证本微型CT设备的辐射防护等级更高,安生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CT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散热孔的微型CT设备。
背景技术
微型CT设备可用于对动物离体组织、生物材料等进行扫描检测。微型CT设备运行时其内部将产生辐射光线,为此微型CT设备的壳体通常会采用防辐射结构,以避免对外界产生较强辐射。由于微型CT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若设备内温度过高将容易造成电气元件的损坏。为促进设备散热,微型CT设备的壳体上通常会开设散热孔,以利用散热孔促进热量向外界散发,但同时辐射光线也能通过该散热孔向外辐射,从而造成此种微型CT设备的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带散热孔的微型CT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散热孔的微型CT设备,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中安装有铅隔板,所述内腔包括位于铅隔板前方的前腔和位于铅隔板后方的后腔,所述前腔中安装有机械单元,所述机械单元包括X光机和平板探测器,所述后腔中安装有与机械单元相连接的电气单元,所述壳体上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与后腔相通,且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尼龙支撑座,所述壳体上设有检测口,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检测口的活动门,且所述活动门通过铰链与壳体铰接,所述活动门上安装有铅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铅玻璃上安装有指示灯带。
进一步地,所述铅隔板上设有出线口,所述电气单元通过穿设在出线口中的电缆线与机械单元相连接,且所述出线口处设有罩在电缆线外部的铅防护罩。
进一步地,所述铅隔板的左右两侧边均设有出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铅防护框架、安装在铅防护框架上的前盖板、安装在铅防护框架的左侧边上的左侧板、安装在铅防护框架的右侧边上的右侧板、与铅防护框架的底部固接的底板、及与铅防护框架的后端固接的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包括与铅防护框架的前端固接的前盖部和与铅防护框架的顶部固接的顶盖部,所述铅隔板固定在铅防护框架上,且所述铅隔板位于前盖部和后盖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板、左侧板、及右侧板中在与前腔相对应部分均设有铅板。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上设有凹孔,且所述凹孔中安装有急停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部的上端设有前缺口,所述顶盖部的前端设有上缺口,所述检测口包括前缺口和上缺口;所述活动门的上端的后侧边与上缺口的后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的下端安装有门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上设有凹槽,所述铅玻璃安装在凹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口处设有隔离罩。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散热孔的微型CT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生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平生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5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按式可拆卸锅柄
- 下一篇:真空瓶运输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