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链条炉排锅炉用烟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6224.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华;严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庭锅炉(泰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13/08;F23J15/06;F23J15/0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黄少波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过滤 功能 链条 锅炉 烟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链条炉排锅炉用烟道结构,包括烟气管道和排放塔帽,本实用新型气体检测装置,气体传感器通过两个固定耳螺栓固定在烟气管道上,且气体探测头贯穿烟气管道到内部安装,当过滤的烟气流过时,通过气体探测头检测烟气所含二氧化硫的数值并通过显示屏显示,但二氧化硫超过额定值时,气体传感器将检测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发生到监控室,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过滤装置的滤芯更换,有益效果是通过气体检测装置安装在烟气管道上,使过滤的烟气流过时进行通过气体探测头检测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时可以及时进行工作人员对过滤装置滤芯更换,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的含量,降低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链条炉排锅炉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链条炉排锅炉用烟道结构。
背景技术
链条炉排是工业锅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机械化燃烧设备,但具有一定的煤种适应范围。链条炉排的燃烧方式为移动火床燃烧,燃料着火条件为“有限着火”。燃料通过加煤斗进入炉排,随着炉排的移动进,人炉内开始其燃烧过程,燃尽的煤渣随着炉排的移动在炉排尾部被排放至出渣井。因此与往复炉、振动炉、沸腾炉相比,链条炉排对煤种品位要求较高。机械抛煤炉基本属于无限着火的层燃炉排,对煤质适应范围就相对较宽。通过烟道结构将链条炉排锅炉烟气进行过滤排放。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通过烟道结构将链条炉排锅炉烟气进行过滤排放,烟气进入烟道后通过降温和过滤排放到空气中,过滤装置内部过滤芯一般是通过指定时间进行更换,但每个滤芯工作寿命使根据烟气排放量决定,定时更换滤芯容易导致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链条炉排锅炉用烟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烟道结构将链条炉排锅炉烟气进行过滤排放,烟气进入烟道后通过降温和过滤排放到空气中,过滤装置内部过滤芯一般是通过指定时间进行更换,但每个滤芯工作寿命使根据烟气排放量决定,定时更换滤芯容易导致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链条炉排锅炉用烟道结构,包括烟气管道和排放塔帽,所述烟气管道的右端焊接有连接法兰,所述烟气管道的左侧位于连接法兰的右方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右方通过烟气管道法兰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右上方位于烟气管道的右上侧螺栓固定有气体检测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气体传感器、固定耳和气体探测头,所述气体传感器的上侧中部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左右端下侧焊接有固定耳,所述气体传感器的下端设置有气体探测头,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所述烟气管道的右上端位于气体检测装置的上方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有排放塔帽。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包括出水口、盘管、连接管口、进水口和冷凝机体,所述冷凝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所述冷凝机体的左右端中部焊接有连接管口,所述冷凝机体的上端右侧焊接有出水口,所述冷凝机体的下端左侧焊接有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烟气管道通过连接法兰螺栓固定在链条炉排锅炉的出烟口上。
优选的,所述气体探测头贯穿烟气管道到内部,对过滤的烟气进行气体检测,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值。
优选的,所述盘管通过进水口使水流进入循环流动,将冷凝机体内部烟气的热量吸收冷却,再通过出水口使水流流出。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泵装置相连接,且与外部排水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安装有滤芯,冷却的烟气进入过滤装置中通过滤芯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进行过滤吸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链条炉排锅炉用烟道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庭锅炉(泰州)有限公司,未经华庭锅炉(泰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6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