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8135.5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叶梓;刘学波;来晏;姚义安;汤佳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梓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5/098;A61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超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内球囊微 导管 | ||
1.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包括第一连接处(1)、第二连接处(2)、微导管主体(3)、微导管头端(4)、套管(5)、显影标记(6)和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
所述微导管主体(3)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处(1),另一端连接呈锥形的微导管头端(4);所述微导管主体(3)外同轴装置有套管(5),显影标记(6)设在微导管头端(4)上面,所述套管(5)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接处(2)和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其中第二连接处(2)设在靠近第一连接处(1)的一端,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设在靠近微导管头端(4)的一端,所述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包括顺应性材质(8)和非顺应性材质(9),所述套管(5)与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的顺应性材质(8)为一体成型制作;所述顺应性材质(8)在距离边缘出口1.5mm处反折后与非顺应性材质(9)相连,所述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的充盈液为造影剂,造影剂进入方式为采用压力充盈泵连接第二连接处(2)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标记(6)紧密同轴设在距离微导管头端(4)出口0.5mm处,具体位置为在接近锥形头端、距工作导丝出口0.5mm处设置显影标记(6),显影标记(6)为套于微导管头端(4)外表面的环状,用于指引球囊未充盈时微导管所处血管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为套于微导管头端(4)外周面的环形结构,所述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由PEBAX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及套管(5)外表面均覆有亲水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涂层为波士顿科学公司的BioslideTM润滑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处(1)为工作导丝入口,第二连接处(2)为与充盈压力泵连接处,两连接处均为螺口设计,便于与其他器械进行密实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主体(3)为进入患者冠状动脉的一段,设置为管状;微导管头端(4)较微导管主体(3)内径更细,微导管头端(4)与微导管主体(3)一体成型,最终形成锥形头端,微导管头端(4)为工作导丝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包裹于微导管主体(3)外,与微导管主体(3)之间形成注射或抽取充盈液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分为2段,尾端2/3为顺应性材质(8),头端1/3为非顺应性材质(9);顺应性材质(8)与非顺应性材质(9)连接处存在一反折;反折与非均一性材质结合使用使得充盈后球囊形态呈现尾端细、头端粗的锥形;顺应性材质(8)与套管(5)相连,非顺应性材质(9)与微导管头端(4)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内填充造影剂时,由于可充盈锥体形态球囊(7)顺应性材质(8)和非顺应性材质(9)材质顺应性的差异,以及连接处的反折结构,使球囊膨胀时呈现锥体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梓,未经叶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81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生茶用炒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的多轴全自动锁螺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