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背负式风力采籽捕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9645.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5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杰;杨震;徐鹏;张彦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驰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5/02 | 分类号: | A01M5/02;A01D4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背负 风力 采籽捕虫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背负式风力采籽捕虫器,其通过背挎式设计,将鼓风机和马达装置设置在背跨装置后侧,采用鼓风机提供高压气流,通过出风管向收集罩吹风,将成熟籽粒或害虫幼虫吹向收集罩,通过收集罩实现成熟籽粒或害虫幼虫的收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提高籽粒以及昆虫的收集效率,是一种理想的人体背负式风力采籽捕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小种子以及害虫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背负式风力采籽捕虫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市场快速的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目前除麦、稻、玉米等大田作物的农机成熟度和机械化水平较高外,像中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还非常落后,从种到收全过程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仅能依靠人力,例如枸杞、黄芩种子等的采集还是靠手工采集,工作量很大且效率非常低;再者,在中草药和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害虫的治理绝不允许喷洒农药,必须采用无公害的物理方法-人工捉拿,青壮农民大部分进城打工,农村劳动力资源日益枯竭,人工捕捉害虫效率极低,成本高的不能接受,只好采用夜间灯光诱捕的办法,该方法只能捕获飞虫,对危害严重的幼虫无能为力,因此严重制约了种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目前上述困难,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体背负式风力采籽捕虫器,其通过背负式动力装置产生高压气流。手持出风管对准植株吹扫,使成熟籽粒或害虫幼虫与植株脱离,被风力吹扫落入另一侧的手持式收集罩内,通过收集罩将种子或害虫收集并装入收集袋中完成收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人体背负式风力采籽捕虫器,其包括一个背跨装置,背跨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风管和收集模块,所述的收集模块包括一个收集管,收集管一端和收集罩连接,其另一端和收集袋连接;所述的出风管在设置时,其出风口朝向收集罩设置;
所述的背跨装置的后侧为鼓风机和马达装置;所述的鼓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出风管,所述的出风管上设置有风向调整把手。
所述的收集罩为筛状设计。
收集罩和收集管连接时,收集罩内部最低端设置有汇集口,通过汇集口直接和收集管连接至一体。
所述的收集管上,其上方设置有把手;所述的收集管固定在背跨装置或者鼓风机或者马达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其通过背挎式设计,将鼓风机和马达装置设置在背跨装置后侧,采用鼓风机提供高压气流,通过出风管向收集罩吹风,将成熟籽粒或害虫幼虫吹向收集罩,通过收集罩实现成熟籽粒或害虫幼虫的收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提高籽粒以及昆虫的收集效率,是一种理想的人体背负式风力采籽捕虫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燃油发动机,2、鼓风机,3、三通,4、背跨装置,41、背挎绳,5、收集模块,51、收集管,52、把手,53、收集袋,54、连接挂钩,6、收集罩,61、汇集口,7、出风管,71、风向调整把手,7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人体背负式风力采籽捕虫器进行具体细节上的讲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驰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驰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9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建筑高低变形缝处防热桥防水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折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