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容量电池电解液梯次利用及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1352.X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许祎凡;娄豫皖;孟祎凡;李紫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2/40;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展翅星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3 | 代理人: | 王文生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电池 电解液 梯次 利用 净化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池电解液梯次利用及净化系统,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每个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上都设置有相应的注液口和抽液口,用于实现对每一个电池精准注液和抽取富余的电解液,同时通过所述抽液口还可将化成时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化成效果,增加电池循环性能。在注液工位上即可对电池进行搁置、化成,减少设备占用的空间。抽液口通过单向抽液阀门连接抽液支管,抽液支管与抽液管道相互连接,抽液管道通过抽液泵连接到储液容器的进液口,富余的电解液可通过抽液管道回流到储液容器中,实现电解液的回收利用。抽液管道在靠近抽液泵的位置上设有多级过滤装置,可实现过滤回收电解液中的杂质、去除电解液中水分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池电解液梯次利用及净化系统,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注液、化成是关键工序。但是目前的注液系统一般都存在注液时间长,对设备要求高、电解液杂质及水分不能及时清除、电解液在系统管道内流失导致生产成本降不下来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反应到电池性能上面就是循环性能差、容量偏低、短路率增加等;另一方面业内对电池进行化成主要还是采用开口化成,在电池进行化成时,副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及时排除。排除气体时会把电解液带出,导致电解液浓度的改变及浪费。
因此,开发者对锂电池的注液及化成系统进行了改进,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21507434.5(公开号为CN210156478U),专利名称一种锂电池自动注液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变量泵控制电解液的输出量,可根据电子秤反馈的电池重量信息对注液量进行调整,系统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专利申请号为201921265158.6(公告号为CN210052792U),专利名称为一种可同时在抽真空时注液的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了双杯结构,实现气液分离,且可在抽真空保压的同时进行注液,在真空达到要求后使电解液通过虹吸效应吸入电池中。专利申请号201721904742.2(公告号CN207705341U),专利名称为锂电池双路负压化成系统,提供了一种能量损耗低、电解液流失量小、使用灵活的锂电池双路负压化成系统。但上述三个专利中都没有很好的解决电池注液时的注液效果不好、电解液杂质及水分不能及时清除、电解液在系统管道内流失这些问题。而且在电池进行化成时,由于化成产气将电解液带出,也缺少循环利用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电解液梯次利用及净化设备及其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通过对每个大容量锂离子电池设置相应的注液口和抽液口,来实现对每一个电池精准注液和抽取富余的电解液,同时通过抽液口还可以将化成时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这样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效果,增加电池的循环性能。
注液口通过单向注液阀门连接进液支管,抽液口通过单向抽液阀门连接抽液支管。抽液支管与抽液管道相互连接,进液支管与进液管道相互连接。富余的电解液可以通过抽液管道回流到储液容器中,实现电解液的回收利用。
抽液管道通过抽液泵连接到储液容器的进液口,抽液管道在靠近抽液泵的位置上设有多级过滤装置。多级过滤装置可以实现杂质过滤及去除电解液水分的功能。进液管道经注液泵连接到储液容器的出液口上。
通过在储液容器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阀门、出液口、出液口阀门及续液口。续液口用于补加电解液。
按照前述的大容量电池电解液梯次利用及净化方式,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露点-35℃~-60℃的干燥间内。
(2)将若干锂离子电池放置在化成架上,注液口通过单向注液阀门连接进液支管,在抽液口通过单向抽液阀门连接抽液支管。
(3)将抽液支管连接到所述抽液管道,将进液支管连接到进液管道。
(4)抽液管道连接多级过滤装置、抽液真空泵,再连接到储液容器的进液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1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