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带折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1890.9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詹益忠;延军旺;刘勤剑;曾育林;廖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集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06 | 分类号: | B29C53/06;B29C53/80;B26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马晓静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带折弯设备,各穿刺孔呈矩阵开设于弯折区域,两个固定机构设置在弯折区域的两边并与承接台连接。L型连接板的一端与承接台连接。各压缩弹簧的一端均与L型连接板朝向承接台的一面连接,各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挤压板连接。抽动杆插设于滑动孔中并与L型连接板滑动连接。抽动杆插设于滑动孔的一端与挤压板连接。推动气缸与承接台连接,推动气缸通过气缸推杆驱动推动板邻近或远离滑行台运动。折弯气缸通过连接架与承接台连接。折弯气缸通过折弯推杆驱动折弯推板带动每一穿针穿入或穿出一穿刺孔中,折弯气缸通过折弯推杆驱动折弯推板带动每一折弯压板穿入或穿出一折弯槽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载带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载带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载带主要应用于电子元器件贴装工业。它配合盖带使用,将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承载收纳在载带的口袋中,并通过在载带上方封合盖带形成闭合式的包装,用于保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途中不受污染和损坏。电子元器件在贴装时,盖带被剥离,自动贴装设备通过载带索引孔的精确定位,将口袋中盛放的元器件依次取出,并贴放安装在集成电路板上。为了保护电子元器件不被静电损伤,一些精密的电子元器件对载带的抗静电级别有明确要求。根据抗静电级别的不同,载带可以分为三种:导电型,抗静电型和绝缘型。
然而,压纹载带和冲压载带。压纹载带是指通过模具压印或者吸塑的方法使载带材料的局部产生拉伸,形成凹陷形状的口袋,这种载带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成型不同大小的口袋以适应所盛放的电子元器件的尺寸;冲压载带是指通过模具冲切形成穿透或半穿透口袋,载带在生产过程中的成品是载带板,载带板是一排排的载带相互连接成型的。载带板载带板成型后再经过人工分割成一排排的载带,在切割载带之前需要对载带进行折弯处理,以降低切割载带的时间,提高切割载带的效率和精度。但是,载带折弯的工作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然而,人工折弯载带的效率低下、误差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工折弯载带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载带折弯设备。
一种载带折弯设备,该载带折弯设备包括:承接台、连接架、两个固定机构、弹出机构以及弯折机构;
所述承接台上设置有弯折区域,所述弯折区域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穿刺孔,各所述穿刺孔呈矩阵开设于所述弯折区域,每一排所述穿刺孔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穿刺孔之间开设有折弯槽;所述承接台设置有滑行台;
两个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弯折区域的两边并与所述承接台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型连接板、挤压板、抽动杆以及若干压缩弹簧;所述L型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承接台连接;各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均与所述L型连接板朝向所述承接台的一面连接,各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挤压板连接;所述L型连接板与所述压缩弹簧连接的一面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开设于所述L型连接板的中间区域;所述抽动杆插设于所述滑动孔中并与所述L型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抽动杆插设于所述滑动孔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连接;
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推动气缸、气缸推杆以及推动板;所述推动气缸与所述承接台连接,所述推动气缸通过所述气缸推杆与所述推动板驱动连接;所述推动气缸通过所述气缸推杆驱动所述推动板邻近或远离所述滑行台运动;
所述弯折机构包括折弯气缸、折弯推杆以及折弯推板;所述折弯气缸通过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承接台连接;所述折弯气缸通过所述折弯推杆与所述折弯推板驱动连接;所述折弯气缸通过所述折弯推杆驱动所述折弯推板邻近或远离所述弯折区域运动;所述折弯推板朝向所述弯折区域的一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穿针,各所述穿针呈矩阵设置在所述折弯推板上,每一排所述穿针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穿针之间设置有折弯压板,所述折弯气缸通过所述折弯推杆驱动所述折弯推板带动每一所述穿针穿入或穿出一所述穿刺孔中,所述折弯气缸通过所述折弯推杆驱动所述折弯推板带动每一所述折弯压板穿入或穿出一所述折弯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集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集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1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机油燃烧取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