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突跳式双温度控制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3335.X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冯沛霖;陈达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利安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52 | 分类号: | H01H37/5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突跳式双 温度 控制 开关 | ||
一种突跳式双温度控制开关,包括上基座、下基座、碟形双金属片构件、触点开关、绝缘推杆,其特征在于碟形双金属片构件由第一碟形双金属片和第二碟形双金属片构成,第二碟形双金属片的中部设置有穿孔,沿上基座腔体内侧壁设置有环状凹槽,碟形双金属片构件的边缘位于环状凹槽内,第一碟形双金属片的突跳变形的温度小于第二碟形双金属片的突跳变形的温度,第一碟形双金属片的恢复原来形状的温度高于第二碟形双金属片的恢复原来形状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实现先达到第一加热温度的温度控制,然后进行比第一温度低的温度控制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将温度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再在与相对较低温度下保持温度温度的控制技术(如将水烧开后再在80℃保持水温稳定)采用的是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来实现的,此种技术的缺点是制造成本高,而且,由于有大量的电子元件,因此,使用环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传统的温控器,如突跳式温度控制开关,其技术是通过外壳传热内腔里的一块碟形双金属片感温变形反方向的突跳从而推动电触点分离来实现温度控制,此种温控器只能控制一种温度,因此,不能满足上述的双温度控制要去。专利CN2017100710254公开了一种两层双金属片的温控器,包括第一双金属片、第二双金属片,第二双金属片圆心处设置有通孔,高温突跳的第一双金属片、第二双金属片分别将突跳传动力传导到直杆和П形杆,以便分别触动两触点开关,其中,第二双金属片是受热变形后不复原,以实现超高温断电后的安全保护,而第一双金属片即使第二双金属片不发生突跳,也能通过突跳带动直杆动作触动触点开关,来实现正常的温度控制,但是,该专利技术仍然只能是一个温度的控制,而不能实现如开水烧开后进入保温状态的双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先达到第一加热温度的温度控制,然后进行比第一温度低的温度控制的突跳式双温度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基座、下基座、设置在上基座腔体内的碟形双金属片构件、设置在下基座内的触点开关、设置在上基座底部导向孔内且位于碟形双金属片构件与触点开关之间的绝缘推杆,其特别之处在于碟形双金属片构件由上下叠在一起的第一碟形双金属片和第二碟形双金属片构成,第二碟形双金属片的中部设置有直径大于绝缘推杆的直径的穿孔,沿上基座腔体内侧壁设置有环状凹槽,碟形双金属片构件的边缘位于环状凹槽内,使碟形双金属片构件不能上下移动,环状凹槽的直径大于碟形双金属片构件的直径,同时,上基座腔体的直径小于碟形双金属片构件的直径,在加热升温过程中,第一碟形双金属片的往绝缘推杆方向突跳变形的温度小于第二碟形双金属片的往绝缘推杆方向突跳变形的温度,在降温过程中,第一碟形双金属片的恢复原来形状的温度高于第二碟形双金属片的恢复原来形状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利安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利安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33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